昨天(11月9日)上午9点,江苏省核应急宣教室在江苏省核应急指挥中心一楼大厅正式揭牌。与此同时,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与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江苏核电公司倾力打造的《从“核”而来》系列核科普短视频,也正式发布,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核能与核安全的认识。
该核应急宣教室,从“中国核应急、江苏核应急、江苏核能发展”等五个部分,科普宣传了核能与核应急,借此,希望不断增强核应急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公众核能认知度。
这是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模型。“华龙一号”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三代核电机组,截至目前,全球在建、在运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已达十多台,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那么,它有什么优势呢?
中核苏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处处长王勇介绍说:“华龙一号机组首先设计寿命特别长,长达60年,其次,安全性非常高,它采用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以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这台机组发电量特别大,一年大约能发100亿度电。”
从“华龙一号”,到第四代先进核电堆型技术“高温气冷堆”,大家通过与模型深度互动,了解核电机组发电原理。与此同时,在核辐射监测方面,也有越来越多新技术、新设备加持。
江苏核应急专家咨询组成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教授汤晓斌表示:“在无人机上搭载了我们的放射性的监测,那么它就能发挥巡测范围广,从空中对地面或者对空中的气溶胶等进行测量对环境进行日常实时的监测,更加可以方便我们去开展放射性监测,还有核安全管理的一些工作。”
《从“核”而来》系列核科普上新 等你来参与
目前,由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与江苏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江苏核电公司共同打造的系列核科普节目《从“核”而来》,已经在全新上线的江苏新闻频道亮相,共分成12集,带您深度探访核能与核安全。每期节目也设置有奖问答环节,网友可以在互动中,轻松学习核相关知识。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范思成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