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课先教大家如何加微信好友。微信好友不但可以短信聊天,还可以打视频电话,还可以多人一起聊天,学会后不仅交友方便,还可以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近日,一场生动的老年人智能社交培训课,在南京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林仙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热闹举行。
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近年来南京栖霞区尧化街道联合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举办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活动。8个社区共同组织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17人专兼职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专业团队。志愿团队定期展开培训,交流在培训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提高服务质效。
一步步为老人讲解手机的功能设置,包括字体大小、网络开关、输入法、微信付费等功能,大家显得十分开心。台上老师讲得认真,台下几十位大爷大妈听得仔细,“师生”之间还有些互动。不一会儿,教室内几十位老年人都学会了加微信好友、群聊、发红包等。与会的67岁老人沈秀萍,在学习网上滴滴出行后,自己带孙子孙女出去游玩,既减轻了带娃出门的难处。
尧林仙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了专项智能社交培训班,从收发微信消息,到拍摄抖音视频、与家人视频通话等。71岁芦国培老人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不仅能随时随地给自己的家人沟通联系,还能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认识朋友。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约车、线上预约、在线支付等广泛运用,生活新模式、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放大了老年人的出行难、看病难、购物难。许多老年人渐渐感觉到她与现代生活之间逐渐脱节了——尤其是前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果不用使用智能手机操作健康码、查验核酸报告等,简直寸步难行。
为解决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巨大数字“鸿沟”2020年1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随后,江苏省也迅速同步出台《江苏省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9个方面50项具体任务,每年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培训50万人次,省财政每年配套1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两年多来,每年免费培训老年人50万人次,累计为全省老年人免费提供培训服务145.5万人次,受到了全省广大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许多老年人熟练掌握微信聊天、预约挂号、健康扫码、手机支付、网约车出行等实用功能。
(《零距离》记者/王华素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