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获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以来,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特别是暑假期间持续火爆,日均游客量超2万人,各类展陈丰富、吸引力强,可谓一票难求,已成为扬州一个新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与此同时,游客对博物馆的一些投诉、报警也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我在某二手平台花了30块钱买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门票,但是进去了才知道是免费开放的”“运河迷踪项目实在是太难约了,暑期根本约不到,每次一出来瞬间就没了”。
据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本是免费面向公众开放的景点,2008年,国家文物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但有些“黄牛”利用外地来扬游客对网络预约门票流程不熟悉、线上预约门票难、行程不确定等情况,将免费参观变成了为自己牟利的工具。为此,扬州景区公安组织精干警力对相关线索进行深入摸排、分析研判,近期,成功查处一批倒票“黄牛”,并依法予以处罚。
经了解,这些倒票“黄牛”每人均注册了大量的微信号,在博物馆放票的时候,迅速点击程序,抢占资源周末节假日的票,经常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致使正常参观的游客约不到票,无奈之下,只能向这些“黄牛”们买票。
在此期间,违法行为人戴某某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盯上了和自己同样,进行倒票行为的商家,并拉他们进一个“交流互助群”,他将这些人聚拢起来,进行“票务资源”的共享、贩卖,群内人员人均获利数千元不等,极大损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目前,涉案的7名人员已被行政处罚。
今年以来,公安机关与大运河博物馆强化协作,不断调整优化预约进馆机制,4月27日起取消现场取票,需凭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原件进馆。8月份开始,博物馆采取实名制预约+人脸扫描进馆,并对后台账号的预约规则进行了限制,最大程度避免“黄牛”倒票现象。同时,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与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定期开展综合执法行动,强化现场巡查管控,及时打击查处“黄牛”行为,给游客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游览环境。
(《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