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调雨顺好年景,最美时分在丰收。9月23日,以“庆丰收 促和美 张謇故里乡村兴 鲜活海门农民乐”为主题的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苏韵乡情”南通专场活动在海门区常乐镇颐生村拉开帷幕。这也是江苏省农民丰收节“1+5+N”系列活动中5个省级重点活动之一。
开幕式以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美丽中国》热闹开场,中间穿插了富有江海韵味的山歌小戏《采桃》、快板《在希望的田野上》、舞蹈《水乡丰收谣》等,省市区相关领导,旅行社、农业经营主体、村书记代表以及自愿参与的农民共同坐在台下观看。
活动现场推介了南通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海门农文旅精品线路,发布了“鲜活海门”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海门区丰收节重点活动,成立了农产品销售联盟,并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授牌。省市区相关领导共同推杆启动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苏韵乡情南通专场活动。
与开幕式同步进行的还有农产品展销活动,富有海门特色的红烧山羊肉、缸爿饼、芦稷汁等传统美食,以及竹木雕刻、葫芦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品,还有南通各县市区带来的特色农产品都出现在了现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直播间,主播们通过网络平台,把海门的特色农副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帮助农民增收。
举办此次丰收节,是对海门“三农”工作成绩的最好见证与最好诠释。近年来,海门深刻牢记“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新使命,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决策部署,积极传承张謇“村落主义”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强区建设,成立海门大米、海门瓜果等5大特色产业联盟,构建海门山羊、海门肉鸡等6条农业全产业链,“鲜活海门”区域品牌特色鲜明。
大力激发张謇文化、纺织刺绣、红木雕刻、沙地田耕等传统文化资源活力,积极培育动漫艺术、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建成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村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发挥五大联农带农机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攀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风文明程度高的秀美画卷在江海大地徐徐展现。
(《零距离》记者/胡艳 南通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