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不高,是农村养老服务的一块短板。为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江苏各地通过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试点建设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睦邻互助点”,全力破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让老年人生活幸福底色更足。
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 特困老人度过幸福晚年
走进位于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的东南片区养老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宾馆式“标间”让人眼前一亮。房间里,空调、衣橱、电视等一应俱全。各种细节也透露着浓浓关怀,洗澡间设置了安全扶手、床铺是可升降的护理床、部分衣橱印有“捐赠”标识……谈及如今的幸福生活,特困老人程浩是赞不绝口。“娱乐活动多,里面有图书室,还有娱乐室、按摩室,住在这里很舒心。”
程浩属于特困供养人员,住在这里已经有十几年,也见证着这里的变化。养老服务中心的前身为大兴镇丁嘴敬老院,设施较为简陋,2022年当地投资约150万元改造升级为东南片区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三个乡镇的特困老人。目前,院内设有床位97张,已有27名农村特困老人入住。
东南片区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朱文生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已有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按摩室,后期再添置多功能康复室,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过好幸福晚年。”
宿迁在每个县(区)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和社会化运营改革,集中供养周边乡镇生活能自理的特困人员,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目前,全市有60家乡镇敬老院完成运营机制改革,已建成16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平均床位使用率提高到60%以上。”宿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黄胜利介绍道。
打造“睦邻互助点” 满足农村老人多层次需求
除了入住养老机构外,还有不少农村老人有“养老不离村,离家不离村”的养老需求。江苏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养老“睦邻点”,让农村老人也能就近享受到养老服务。
南通如皋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在磨头镇高李村,3400多的人口,60岁以上老人人数达到30%。今年村里通过将闲置的村委会用房改建为养老“睦邻点”,不仅设施改造一新,还加盖了两层,设置了适老化电梯,增加了娱乐中心、日托室、助浴室、医疗室和心理咨询等功能室,不仅提供老人生活照料上的服务,也满足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磨头镇高李村乡村养老“睦邻点”运营负责人李颖表示:“养老睦邻点用起来之后,村里老人可以就近来享受多种养老服务,一些情况特殊的老人,也可以得到居家上门服务”。
因地制宜,打通农村养老的“最后一百米”,眼下一个个“小而美”的乡村养老“睦邻点”正在江苏各地加紧建设,今年全省将建设 1000个乡村养老睦邻点,满足农村老人养老不离村的美好愿景。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