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交通运输领域“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暨江苏交通信用白皮书发布会上发布《江苏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连续两年发布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白皮书,详细呈现了2022年江苏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一组组鲜活数据的背后,是江苏作为首家省级层面“先行先试”发布主体,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探索,将为行业领域创新监管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交通运输行业联系千家万户、服务亿万群众、关系国计民生,信用建设覆盖的市场主体众多、信用管理和服务领域广泛。信用交通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强劲活力。信用交通是现代流通体系的润滑剂,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将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此次《白皮书》编制发布,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项新尝试。《白皮书》显示,2022年,江苏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设,加快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聚焦交通工程建设、道路水路运输服务、港口经营、内河船舶过闸等重点领域和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评价、奖惩等关键环节,探索依据信用评价结果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促进更多市场主体讲信用、守信用,为全省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强弱项补短板,出台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建立“1+2+N”交通运输信用制度体系。为贯彻落实《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等最新法规政策要求,2022年编制出台厅规范性文件《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制定印发《加强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主体信用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强我省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与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道路水路运输、地方铁路建设、普通公路养护、内河船舶过闸等领域信用评价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健全,基本构建形成“1+2+N”信用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聚共识增效能,全面开展“信用交通城市”建设,“信用交通”区域合作示范顺利推进。在“信用交通省”建设基础上,2022年12月印发《江苏省“信用交通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重点建设任务,组织各市全面开展“信用交通城市”建设。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信用一体化合作落地见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编制印发《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信用评价转换和互认工作指引》,推动区域评价结果转换和互认,依法依规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
摸底数建平台,交通领域信用信息管理支撑更加有效,信用与业务融合推进信用信息服务延伸。2022年,江苏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服务平台(二期)完成开发建设和试运行,实现了数据归集、行业监管、联动预警、信用评价、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功能,提升公众服务能力。全年共归集“双公示”数据31万条,公共信用数据约185.5万条,为行业信用监管提供了积极支撑。向交通运输部报送信用数据148万条,向省信用办报送信用数据90.7万条。江苏省报送的信用数据合格率和“双公示”信息归集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深入拓展信用监管与业务融合,在超限超载治理、危险货物运输、大件运输、道路客运、非法营运等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加强信用监管措施应用,在行政许可办理、驾培、汽车维修、小型船舶检验、车辆保险等行政事务、交通出行、社会服务方面探索“信易+”守信激励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道路水路运输、港口经营、内河船舶过闸等重点领域信用监管覆盖。
江苏省信用交通指数在全国排名前列,信用信息归集完整度多次被交通运输部政研室在《信用交通月报》中通报表扬,2022年江苏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10余项典型案例被《信用交通月报》刊发推介。作为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连续4年被江苏省信用办评为年度省级部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一等次,在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47个创新项目中,我厅有4个项目成功入选。虽然,江苏省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对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信用监管和服务上仍需进一步发力,主要包括: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制度仍需加快完善、信用与业务融合应用仍有待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力度仍需加强、行业全过程信用工具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等。
《白皮书》提出,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信用交通城市”建设,继续着力加快构建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差异化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维护公平诚信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
(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