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液也能“七十二变”?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看非遗大师玩转熔铜艺术

2023年03月02日 19:09:00 | 作者:范洁萍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b347d96df9744e883e1fbac0435dc12 45424377 2023-03-02 19:09:00 /a/20230302/9b347d96df9744e883e1fbac0435dc12.shtml

  从古代的铜币、铜镜,到今天的纯铜电线......千百年来,铜一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您知道吗?在当代非遗大师的手里,铜还能成为千变万化的艺术品。今天(3月2日)起,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推出“运河非遗”系列特展,展出68件熔铜艺术作品,它们的创作者正是当年京杭大运河申遗先锋之一——朱炳仁。

  大运河申遗先锋携半生作品 古老技艺焕新生为运河文化再添彩

  记者在现场看到,铜液可以变幻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比如以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用铜液绘出的作品《千里江山》。上面的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色彩层次分明。再看不远处,还有一片片由铜打造的荷叶,描绘的是秋季枯荷的一种状态,在灯光下别具韵味。

  熔铜艺术创作的原理,是在1083度高温下,让炽热的铜液自由流淌,1秒凝固。最终的成品变幻莫测,因此,每一件熔铜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本次特展分为同源、蕴生、不息三个部分,共展出68件(组)熔铜作品。既有超大型的熔铜装置、也有微型的艺术展品。它们的创作者是今年79岁的朱炳仁,他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先锋“运河三老”之一,也是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2005年12月,郑孝燮(音同“谢”)、罗哲文、朱炳仁,联名致信京杭大运河沿线18座城市的市长,呼吁用创新的思路,加快京杭大运河在申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遗产领域的工作进程。此举揭开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序幕。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些年,朱炳仁的熔铜创作也成为运河文化的一个亮点。

  朱炳仁告诉记者:“当初在考察期间,我看到大运河很多地方都断流了,很多地方有创伤、环境污染严重、水质差。但是你们现在去看,现在这条大运河水质已经非常清澈了,里面有鱼有虾,而且大运河沿岸城市发展都非常好,已经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都归还给大运河了。所以大家都非常兴奋,在大运河沿岸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很多艺术家,都在为大运河添砖加瓦。比如那边有一座《木幻生金》,它也是大运河整个在流淌过程当中一幅非常美的图画,它是用铜和木头结合起来做的,能感受到运河文化的生命力和它发展过程当中的精气神。”

  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3月31日。今天,朱炳仁还将自己展出的一组作品《千浪卷雪》捐赠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品以蓝白金为主色调,展现的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

  “它其实反映了这个大运河一朵朵的浪花,浪花在翻滚,它就不断前进,体现中国大运河的朝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朱炳仁解释。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徐小虎介绍:“熔铜艺术文化是把传统技艺和现代创作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性比较高的创作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做这个展览展示朱炳仁先生这种熔铜技艺、熔铜形态,展示我们运河沿岸人们一些比较好的代表性的传承技艺,展现更好的艺术。”

  现场,不少游客也表示,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看到这样的展览,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没想到铜这种材质会在这种艺术手段下,可以呈现出这么繁复、绚丽又新奇的美感,引进这种非遗展览挺好的。”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范洁萍 编辑/徐玮琪)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