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李炳发了一条很有“味道”的朋友圈,他晒了几张小患者排泄物的照片,配文充满欣喜。在吃喝玩乐、美图靓照霸屏的朋友圈里出现这么一条“重口味”,其实这背后是一名医生对于治病救人后纯粹的幸福感。
桐桐(化名)出生后黄疸一直不退,在出生第38天时到医院就诊。“这个孩子表现为黄疸,大便是白陶土样,我们做了核磁检查,发现孩子胆囊比较小,肝功能检查提示直接胆红素很高,结合这些情况,基本可以判断是胆道闭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李炳说。
胆道闭锁是一种因胆道阻塞、胆汁排出障碍,最终导致肝脏功能衰竭、危害患儿生命的儿外科疾病。胆道闭锁的患儿的最佳手术时间是出生后8周到10周,如果不及时手术,大多数患儿会在1岁内死亡。
结合桐桐的各项检查分析,李炳领衔的团队为桐桐实施了腹腔镜下“葛西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术中,在腹腔镜下观察,肝脏上已经有了轻度纤维化的表现,肝门处水肿比较严重,手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游离的时候,门静脉、胆总管、肝动脉,包括纤维块的分离,都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手术进展顺利,纤维块切除以后,在肝门处已经看到了胆汁的引流,我们都很激动,对孩子未来的恢复也很有信心。”李炳说。
胆道闭锁患儿手术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大便的颜色变成黄色或者草绿色,这说明胆汁引流通畅。“过去,我们做肠梗阻手术的时候,有一句俗话叫‘一屁值千金’,孩子放屁说明消化道通畅了。对于胆道闭锁的孩子来说,排出草绿色大便更是无价的。我们一直在等,等出现草绿色大便,这种颜色说明胆汁排的比较充分,这孩子就可能活下来,通过自体肝长期生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所以就在朋友圈发了这个照片,分享我们的喜悦。”李炳说。
目前,李炳已经为一百多名胆道闭锁患儿实施了腹腔镜手术,这些孩子的家长大都还和李炳保持着联系,从医患变成了朋友。
(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 通讯员/刘威 孟红艳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