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整合"地、企、校"资源,"三元协同"上好大思政课。
校馆协同,共建思政教学实践基地
12·13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了一堂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云上思政课。在学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室,学生观看了直播讲座《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讲解员利用5G+VR等技术,带领学生"云参观"纪念馆,就人类记忆、和平愿景等话题,在线互动交流。 "云悼念"环节,学生面向视频中史料陈列厅的门厅墙,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并敬献鲜花。
“我们在重温民族痛史、缅怀同胞先烈时,更应以尊崇之心珍视和平,以民族之力矢志复兴。作为一名准军人,我要在学习和工作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天聆听云上思政课的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军士生张亚楠说。
学校于2021年5月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联手,共建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提升思政课品质,着力打造体验式、互动式的思政课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蔡坚介绍:“将思政课的教学重点、理论难点和社会热点贯通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发挥了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让思政课活起来,增强学生代入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学校积极推进校馆协同育人,还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联合,引导学生自主打造设计"小红梅"数字纪念馆;与雨花台烈士陵园共建"思政大课堂",派出定向培养军士生,为雨花英烈祭扫等重大纪念活动提供礼仪保障。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军士生金圣植说:“能够连续两年参加祭扫雨花英烈纪念活动的礼仪保障工作,我感到很光荣。礼兵任务责任重大,每当平时训练疲倦,学习劳累时,我就会想到雨花英烈身上展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平时的疲倦也会一扫而空。我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将来报效祖国。”
“每一个纪念日、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积淀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红色故事,将课上知识与课外实践融为一体,不断提高育人实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苏栖说。
校企协同,精选技术工匠参与教学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培养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此,学校精选技术工匠参与教学,常态化举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构建以"国之大者"为底蕴、以工匠精神为彰显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每次技能工匠的授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沈彬说。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许梦媛认为,技术工匠和企业导师,能够立足岗位,授课内容新颖、案例真实:“增加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待感、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明晰行业道德规范,让厚植工匠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里扎根发芽,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校校协同,牵头成立思政建设联盟
为了用好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丰富的红色教育特色资源,建设立体式、全方位、一体化的思政大课堂,2020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地区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建设联盟",目前,思政联盟资源已辐射上百所院校,教师通过常态化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打造教学资源共同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崔璨介绍:“举办了长三角高职思政课教学比赛,示范课巡讲和学术研讨等活动,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思政大师资库,切实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教科研水平。”
思政课已连续6年进入该校学生课程满意度前5%,提升了铸魂育人的实效。实现了学生从低头到抬头、再到点头的转变。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玲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玲说:“学生敬业奉献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先后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入围人物火场救人英雄魏庭标、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徐俊等56名全国先进典型人物。”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谢健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