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0日),记者从江宁医院获知,近日,该院接连接诊了数例上腹部胀痛不适的患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胃镜检查发现胃腔内存在结石,行内镜下碎石术并取出后症状好转,此类患者有着共同的病因——发病前空腹食用山楂、柿子等。
“以前不知道吃柿子会长胃结石。”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患者陶先生(化名)仍心有余悸。62岁的陶先生既往有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史,近2周来感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有恶心呕吐,进食后该症状加重,遂就诊江宁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贺奇彬详细询问了患者病情,了解到患者该症状发作前曾短时间内进食8个柿子及大量的山楂、板栗等食物,排除相关禁忌后,给患者安排了胃镜检查,发现残胃腔内存在大量胃石,使用圈套器粉碎胃石后分次取出,患者症状好转,已出院。
据消化内科主任贺奇彬介绍,因为山楂、柿子及黑枣等食物含有大量鞣酸、果胶、树胶,在胃酸作用下与食物纤维有效粘聚,形成大块胃结石,反复摩擦胃黏膜后可导致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如下排进入肠道则可能导致小肠梗阻。
(编辑/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