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7日)上午,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迎来大丰收,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采摘山楂、杮子、花生、石榴,丰收的喜悦涌上孩子们的心头。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是南京市区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教育风格,民族娃娃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个小小的石榴园里,孩子们从去年种下石榴树起,就在这里观察石榴树的成长。从春天的新芽吐绿,到夏天的红花朵朵,再到秋天果实累累,孩子们从观察到绘画,从阅读到写作,对这四棵石榴树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一位同学说:“我们在采摘中不仅收获了丰收的喜悦,更加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把劳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劳动的过程,就是欣赏、学习、传承、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据了解,从本学期开始,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开启了全校娃娃学非遗的课程。每周一下午,全校十四个班全部学习非遗:抖空竹、捏泥人、扎花灯、编绳结、画脸谱……精彩纷呈的非遗课,让民族娃娃们在亲身参与劳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
此外,学校还在校园里还规划了一块中草药种植园,目前已经完成了设计,即将进入施工。届时,省中医院、秦淮区中医院的中医药专家将会走进民族小学,带领各族儿童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神奇。
昨天(10月26日)上午,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校的20多名小学生来到位于八坼街道农创村,变身“小农夫”,体验人工收稻,亲近自然,感受丰收喜悦。
正式开镰前,农创村的志愿者向学生们讲述了水稻的一生,告诉大家每一粒米都凝聚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随后,村民为学生们示范如何用镰刀收割水稻。示范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镰刀,按照农民伯伯示范的样子,左手抓起一把水稻,右手的镰刀轻轻往后拉,小小的身体充满了力量。
小朱同学说:“体验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 ,学会了要珍惜粮食。”
收割完稻谷,学生们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简单的方式在稻田脱粒。随后,他们还将脱完粒的稻草捆扎成了稻草人。
周洲同学说:“ 感觉空气很清新 ,不仅有花香 ,还有稻子香。”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吴江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