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江苏省中小学陆续举行运动会。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教育正式走进中小学课堂,很多学校把“劳动元素”融入运动会,搬运蔬菜、学剥玉米……劳动让运动更有趣。
上午,南京科利华中学紫金分校举行 “乐耕善作育美德,勤学笃行为强国”为主题运动会。 为期一天的运动会,项目繁多,异彩纷呈,包括上午的“耕获”劳动运动会和下午的田径运动两部分。
学生们分成不同方阵,呈现十三个主题各异、形式多样、妙趣横生的入场式表演节目。以学校方阵为代表的各班级,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主题,通过服饰搭配、道具运用和现场传唱,展现了耕种播撒的辛劳,收获归仓的喜悦,用形象化的方式展现了紫金学子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对耕获精神的理解。
“加油,加油!”……“耕获”劳动运动会正式开始。现场分为多个劳动竞赛区,五谷进仓、徒手剥玉米、消灭害虫、真人“消消乐”等,处处都有学生们的呐喊声。
在五谷进仓竞赛区,摆放着各种瓜果蔬菜,南瓜、地瓜、红薯、卷心菜等等,每个班派出3名队员,一名同学负责推独轮车,另外两名同学负责搬运,在8分钟内,按照搬运菜品重量多少进行排名。“54.74公斤!”初一(17)班廖铭铄开心地喊起来:“累累累,跑来跑去的,还要搬东西,能体验到丰收的快乐,能让我们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让我们锻炼身体。还有我们还认识了很多蔬菜。”
徒手剥玉米更是考验学生们动手能力,大家戴着手套,在5分钟内看哪个班剥下玉米粒最多。初一(15)班吴蕊琪说:“手比较酸,胳膊比较疼,玉米很硬,你想使劲剥,怎么都下不来。以前回老家看到外婆在剥玉米,感觉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这次体验觉得非常艰难。深感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
劳动比赛怎么能少得了老师,老师们按照年级分成三个组,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扁担来运送大米、南瓜和玉米。学校副校长李存亮以绝对优势完成首轮“传棒”,四袋大米共80斤,跑起来非常轻松。“我从农村出来,从小就得到很多劳动锻炼的机会。以前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帮助父母做家务,我记得初三的时候,一天挑了一亩多地的麦子。希望所有老师和学生都从劳动中获得幸福和成就。”李存亮说。
校方表示,本次运动会以“乐耕善作育美德,勤学笃行为强国”为主题,意在传承并发扬乐耕善作的劳动精神,引领学生充分认识“劳作”与“收获”的紧密联系,深切体会“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在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学习成长当中的不同意义,树立通过努力奋斗,创造未来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