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正在南京举行。本次交易活动开展了成果展示、合作签约、项目路演、圆桌论坛、投资洽谈、科技招商等丰富多彩的交易活动。现场展示了不少现代农业的“黑科技”,跟随我苏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现场:十万吨级养殖船 电动智能拖拉机长啥样?
这个大家伙是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可游弋躲避台风、赤潮,模拟野生鱼洄游路线,远离近海污染,保障大黄鱼全年可供应。
它的单舱水体量比2个标准游泳池还多,每年的养殖产量超过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其养殖周期也可缩短1/3以上。
封闭舱养模式采用深远海取水,流体养殖,不仅可以选择最适宜鱼类生长的外部水温气象等环境,而且还能对粪污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陈正斌介绍,目前工船可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第一批深海野游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
在现代种业展区,由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选育并新近审定通过的小麦新品种——扬麦39,第一年夏收亩产就超过了780公斤,刷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高产纪录。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介绍,这款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抗性好,免疫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能节省农药的使用。
前方高能!现场“黑科技”美图一组请查收~
(鸿鹄T150电动智能拖拉机)
(多功能ZHI保机)
(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系统)
(抗褐飞虱水稻新品种)
为构建全周期的农业创新服务生态,本次活动还正式启动了金翼技术交易服务云平台,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科技注入金融的力量。600多个具有孵化潜力的项目有望现场签约,总金额预计将突破120亿。
活动现场的农业“黑科技”是不是还没看过瘾?别急,在江苏各地的田间地头,农业“黑科技”早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
南京:无人农场各类农机被装上了“大脑”
南京市溧水区的“智慧稻麦无人农场”示范田里,十多个大型“稻草人”24小时守护着300多亩良田,不单单只是驱鸟,它们装有高清摄像头,可以对农场进行实时观测,田野里还有多台作物生长监测诊断无线终端,用于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特征、大气、土壤温湿度等状况。
南京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张羽说:“数据进一步上传到我们的云平台,云平台服务器有作物模型以及一系列算法,可以在手机上为农户提供一个实时的肥水诊断与调控方案。”
在这个无人农场,各类农机也被装上了“大脑”,比如无人收获机装上了稻麦产量传感器后,在收获时就可以分析出农田产量分布图。工作人员可以基于产量的高低,制定管理方案,全面提升这个区域稻麦的产量。
连云港:植保无人机农田边用上移动“充电宝”
在位于连云港市的江苏东辛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4台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农药喷洒作业,一旁停放的移动储能方舱,随时为无人机提供充电续航服务。
据介绍,该移动储能方舱由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电科院共同研发,是专门针对农业领域设计的移动储能设备,这也是该设备的首次实际应用。
该移动储能方舱由56个磷酸铁锂电池组组成,总容量为56.3千瓦时,相当于2253块智能手机电池的容量。舱内装有慢充和快充4个接口,可同时满足四台植保无人机等农用电动机械的户外充电需求。在快速充电模式下,一块植保无人机电池最快仅10分钟就能充满电。
东辛农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国有农场,日常洒药、施肥主要依靠120台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使用移动储能方舱后,充电成本可降至0.5元/千瓦时,每年能节省成本82.5万元,同时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80吨。
徐州:鱼菜“共生”让养鱼不用换水 种菜不用施肥
整个工厂里没有一点土壤,绿油油的生菜竟从水面上长了出来,水下的鱼儿在欢快地游弋……这是江苏徐州沛县朱寨镇智能水培叶菜植物工厂展现的现代农业“黑科技”。
朱寨镇党委宣统委员王存胜介绍,该镇探索鱼类和蔬菜共生种养模式,鱼儿的粪便和饵料给蔬菜提供“营养”,蔬菜吸收“营养”,水脱氨后又回到鱼池中,整套系统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了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施肥安全环保又健康的养殖方式。
朱寨镇智能水培叶菜植物工厂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由水培叶菜生长系统、水培池内物流系统、水培叶菜生长调节控制系统、物联网数据监测系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等11个系统构建而成,主要从事各类叶菜种植。
产品经绿色无公害认证后,主要销往上海、南京等地生鲜超市,年产值约300万元,经济效益达200万元以上。
宿迁:水肥一体化系统发布预警信息 指导精确“救治”
在宿城区耿车镇火龙果生产繁育基地,基地负责人李知林正在用手机查看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情况。
“大棚里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整个种植过程都是全自动、可视化的。”李知林说,当哪里出了问题或者有病虫害了,就会收到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只要跟着导航找过去就能实施“救治”。
科学管理加精心管护,李知林的果园迎来丰收。截至目前,李知林的果园经营面积已经达到200亩,年产水果40万斤,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
宿城区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广泛应用,建立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农业“四情”监测网点10个,建设智慧农业基地8个。该区接入省物联网平台企业已达43家,设备近700台套,向省平台共享数据累计850余万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占比25%以上。
我苏记者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通过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江苏每年培育5万个科技示范主体;集成推广了一大批绿色优质高效技术。统计显示,2021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高出全国水平约10个百分点。科技助力下,这十年,江苏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从3400亿元增加到50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