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网购热潮来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为保障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连日来,江苏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网购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选择正规商家,确保网购安全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经营规模较大、信誉等级较高、口碑较好、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尽量在正规的应用市场或官网下载购物APP,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微信朋友圈、代购等交易方式缺乏第三方成熟支付平台做保障,存在较大消费安全隐患,消费者权益较难得到保障。不要轻信朋友圈的“良心货”,网购时应仔细了解商品信息与发货渠道,避免遇到退货和售后没有保障等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电商的合法身份和信用情况进行核实。
理性对待促销,切莫冲动消费
“6·18”期间,电商们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建议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前,将确实需要购买的物品提早放入购物车,理性选择商品,不盲目下单。做到货比三家,在网购之前,对商品多搜、多查、多对比,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商家信誉进行评估。谨防虚假打折,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更要仔细对比,对于以“1元秒杀”“零点秒杀”“整点免单”等为噱头来引诱消费者消费的行为,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核实优惠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所蒙骗。
面对直播带货,不要盲目跟风
近年来,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直播购物”“网红带货”等新消费业态已成为流行的新型商业模式,消费者在体验多样购物方式的同时,也应保持购物理智。下单前应先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价格及售后服务,不盲目跟风购买,不盲目囤积商品,不轻信私下承诺,不轻信绝对化用语,不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对于过度宣传、虚假宣传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过于低廉的价格、虚假的折扣吸引,自觉抵制低价诱惑和虚假诱惑。
加强自我防范、减少支付风险
消费者在网购时,尽量不要在没有官方认证的交易网站下单,不要轻易相信商家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至私人账户、扫描不明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所述内容,不要随意点击商家发来的任何链接。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在网上填写,不要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不法分子常常会以系统出错、支付平台升级、收货人信息不清晰等为由,让消费者添加所谓“官方客服”微信,以此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从而达到诈骗或非法牟利的目的。
保留消费凭证,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购物凭证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产生纠纷时维权的最有力证据,消费者在网购交易过程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注意保留好相关收据、发票等购物凭证,扫码付款时注意保留截图,同时要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截取宣传网页、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与商家不能协商达成一致,可通过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小程序、支付宝等在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