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冲击,养老机构收入减少,服务和运营成本增加。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收到了政府发放的10多万元补助金,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日前,扬州高邮市湖滨老年公寓的纾困补贴发放到位。据负责人戴素萍介绍,作为民营养老机构,纾困补贴的发放犹如“及时雨”, 能有效缓解封闭机构的运营压力。
近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平稳健康发展,江苏省出台养老机构纾困政策,对全省民营养老机构给予1.46亿元一次性纾困补贴,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自3月11日实行封闭管理以来,江苏省2200多家养老机构积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4万多名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岗位,保障了15万住养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通过“真金白银”为养老机构发放纾困补贴,是稳定养老服务行业预期、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纾困行动,快马加鞭。从机构封闭管理,到省补资金下达,短短20多天,面对复杂疫情,江苏省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严防死守、关心关爱两不误,用高效速度、实招硬招彰显为民爱民情怀。
减房租增补贴送“爱心包” 各地齐发力升级扶持政策
除了省级统一规定实施一次性纾困补贴外,江苏各地还结合各自实际,升级加码扶持政策,暖手相扶,帮助机构渡过难关。
今天(5月9日),记者从苏州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加大对苏州市养老服务业的扶持,苏州市升级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应对疫情促进养老服务业恢复发展的通知》,为苏州市养老服务业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
据了解,面向苏州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含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苏州鼓励减免养老服务机构房租。对承租苏州市范围国有企业(包括全资、控股和实际控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物业的民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2022年3月至8月共6个月租金。同时适当增加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对因疫情影响而导致日常运营成本较大的养老机构,有条件的市(区)可结合实际采取预发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或阶段性适当上浮运营补贴标准的方式,对属地民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应对疫情影响给予支持。提前预拨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在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方面,苏州明确:仍在合同履行期内的民营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只开放部分或全部服务功能的,各地按相关规定年度考核兑现运营补贴时,可以结合疫情影响程度,比照正当运营标准进行适当补助。
扬州市加快机构运营补贴资金的拨付进度,明确在6月底前养老机构2022年运营补贴按照2021年补贴标准的70%预拨付;同时,引导金融机构设立更多面向养老服务机构的贷款产品,贷款利率给予优惠支持;对符合条件、经营困难的养老服务机构,最长可缓缴6个月的养老、失业和工伤社会保险费。此外,扬州市还将参加失业保险的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养老服务机构,按规定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实施稳岗返还政策的地区,上年度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备付期应在1年以上。
南京市通过调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奖补标准和预发部分基础补贴资金,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对暂停聚集性服务和堂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中心厨房在2022年3月至解除封闭管理当月的奖补资金,参照2022年1月份工作实绩测算。对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审核后提前预发基础补贴。
盐城市对疫情防控期间民政机构封闭管理的1364名非在编工作人员,按照每天不高于每人日工资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岗位加班补贴,全市共计440万元将于近期发放到位;对在编工作人员安排轮休。
无锡市出台关爱“组合拳”,疫情期间按正常补贴标准上调 15%,增加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市区两级首批筹集30万元,对封闭在机构内生活困难的工作人员家庭开展上门送“暖心菜” 服务;民政部门与无锡人保财险公司联手为全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免费赠送“锡心安疫”定制保险。
淮安市协调慈善总会等多部门为养老机构捐赠价值5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有效缓解机构防疫物资采购压力;为提升封闭管理在院内的工作人员及入住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调节其心理情绪,安排100余万元,用于加强30余家公办养老机构保障能力,提升普惠养老和兜底保障水平。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