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读|破解新能源车充电难 聚焦“卡脖子”问题如何解

2022年03月07日 23:08:54 | 作者:丁凤云 王德俭 徐仁飞 李秋雨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084e6a5a82d94bac841e73ca21b7ce83 39376449 2022-03-07 23:08:54 /a/20220307/084e6a5a82d94bac841e73ca21b7ce83.shtml

     “绿色低碳”“智能网联”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备受关注。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车多桩少,充电基础设施布点不平衡、利用不充分、数据不贯通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芯片、人工智能、软件等也成为了新的“卡脖子”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 刘怀平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建议,除了加大在公共场所、高速公路服务站等重点区域合理布局充电桩外,也要引导和帮助车企在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创新应用场景等方面继续发力。例如在汽车芯片、新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自主能力,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加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带来的驾驶体验,进而提升新能源汽车长期竞争力与发展空间。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不少地方正在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 宋勇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宋勇建议,政府层面应加快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的制定,明确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准入条件和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大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管理利用和装备研发的支持力度,明确从事电动汽车报废拆解企业技术要求和有关条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王德俭 徐仁飞 李秋雨 编辑/高若婷)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