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44.9%,“盐之无诈”精准止付6700余万,全市刑事案件、侵财案件、电诈案件破案数同比分别上升24.2%、19.8%、33.9%,全市八类案件快破全破,连续9年现行命案全破,先后4次获公安部通令嘉奖…… 今天(1月7日)下午,盐城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柏林在江苏省公安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向媒体通报了他们2021年的厚实成绩单。
力量向一线倾斜 干事创业劲头更足
盐城是一座红色之城,多年来,盐城公安赓续红色血脉、铸就坚定信念,延续着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新传奇。
精神激励奋斗。“报告,我已清醒,请求返岗!”2021年8月8日深夜,民警张汇因连续加班晕倒,醒来后再次请战。面对新一轮疫情来袭,盐城公安火速响应、日夜奋战,高效运转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专班,精准核查线索数据125.5万条,牢牢守住了盐城本地零风险的底线。
领导干部在一线、慰问激励在一线、排忧解难在一线……盐城公安全面推进“七个在一线”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为打赢各项安保维稳硬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行走在盐城警营,许多细节触动人心:
——区(分)局纷纷设立“爱警之家”“便警超市”,解决民警后顾之忧;
——派出所普遍建设集实战对抗、警风苑和公安史“红色苑”于一体的“训练带”,铸魂强体;
——街面警务站融接警、办案、服务、工作、生活五位于一体,民警吃住有保障、干事有劲头。
如何让“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竞争氛围更浓烈?多年来,盐城公安探索新时代政工之路,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培选用考、警辅经费待遇保障等制度,不断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公安队伍荣誉感、精气神、战斗力不断提升。
实干出楷模。一年来,盐城公安机关有24个集体、65名个人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一批国字号荣誉闪耀警营。
创新向实战聚焦 平安护航硬实力更强
“以前,基层民警接处警对现场情况不清楚、不知道。自从实施了‘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运行机制,民警感到身后有强大支撑,不再有‘一个人战斗’的焦虑。”盐城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姜学儒说。
从“看不见、调不到、控不住”到“看得见、调得到、控得住”,盐城警方的警务创新理念和信息化水平在全省公安系统正从“跟跑”向“领跑”进发。
11支“快反鹰队”秒级响应、37个警务站屯警街面、120架无人机定线巡航……盐城警方在大力推行感知“天罗”、巡防“地网”、场所“慧盾”等五大行动计划的同时,依托无人机构建全覆盖、高机动、集成化的空控体系,打造立体化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2021年街面“两抢”案件同比下降超40%。
“数”,数字化,象征新型技术;“鹰”,雄鹰,象征英勇搏击。走进盐城公安“数鹰”大楼,感受最深的就是“新”——以新的技术、新的机制打击新型犯罪:
——成功攻克全国首例“BigGame”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开设赌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查扣涉案资金5000万余元;
——成功侦破特大“暗网”倒卖500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涉案资金1.5亿余元;
——本地电诈案件破案率、境内外涉诈犯罪嫌疑人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33%、51%,破获各类涉网黑恶案件270起。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盐城公安大胆创新、探索改革,推动全新数字化升级,用空间整合换效能提升,合成作战、合力攻坚,盐城公安新型犯罪打击利剑闻名全国。
改革向民心靠拢 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更高
远程处理15602起、远程调解122起,人伤直赔(事故中,伤者救治费用由医院先期垫付,后由保险公司结帐)334人次,直赔金额471.57万元……来到盐城市公安局“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大厅一侧墙面动态显示工作数据。
数据看似简单,意义实则深远。长期以来,速度慢、周期长、工序繁等问题始终像石头一样,横亘在每个经历过交通事故车主的心头。
“群众的堵点在哪里,我们的靶心就在哪里。”盐城市公安局副局长王炜介绍,盐城警方探索推行“云车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新机制,联动交警、当事人、保险、医疗、维修五方人员,通过“云车通”平台提供远程定责、定损理赔、远程调解、车辆救援、人伤救援等服务,让事故处理省时省力更省心。
2022年1月4日上午,市民李女士驾车不慎追尾一辆中巴车。李女士拨打视频报警电话,1分钟不到自动完成拍照取证,后移车到路边,5分钟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保险公司随即定损理赔。
一年来,盐城公安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推行车管业务“警易办”智能导办系统,效率更高;研发应用“盐之无诈”精准劝阻平台,累计劝阻电诈潜在受害人8万余名,及时止付6700余万元;179处“盐之e警”综合服务窗口遍布城乡,236种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办、一窗办、全能办”,一年累计办理业务105.8万件次,群众满意度达99.8%。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德俭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