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专门法律。中消协针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布了相关消费警示,明确小区、经营场所不能强制业主或者消费者进行人脸识别。消费提示中指出,小区、经营场所不能强制业主或者消费者进行人脸识别。经营者更不能为了商业目的非法收集消费者的人脸识别信息。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多个小区正在推进人脸识别系统。在南京凤凰和美小区门口,记者看到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安全完毕。小区业主陈女士表示,人脸识别系统的确可以方便小区进行人员管理,但在信息收集方面一定要向全体业主公示。
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人脸识别系统还在测试的过程中,还没有具体的使用时间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人脸识别系统正式启用之前,一定会征求所有小区业主的意见。“我们会结合小区的门禁系统,我们面向全体业主意见征询,采取自愿的方式,采取两种方式一个是人脸识别,还有刷卡系统备用,如果不方便可以采取刷卡的方式。”南京凤凰和美小区物业负责人韩凯说。
除了小区,2021年初,一些知名品牌商店非法收集人脸信息事件被媒体曝光,引发公众质疑。商家在没有明确告知、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海量收集消费者人脸信息。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保证消费者知情,并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广大消费者要养成个人信息“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我们在12345平台上也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和咨询,对于一些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和单据要做好保存,不要因为疏忽导致个人信息泄漏。”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雨花分局副分局长蒋林辉说。《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当自身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要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