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扬州中小学生来说,是一堂没有排进课表的人生大课。连日来,针对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扬州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和名辅导员工作室,把战“疫”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融入教学,讲好关于生命、英雄、家国的生动故事……新学期以来,扬州中小学“云上”思政课堂也呈现出更多新气象。
班会邀请“英雄说” 五色助力童心战“疫”
新学期,各个学校总免不了“校长说”,但在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这一次校长把“话筒”交给了在暑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四位志愿者,他们作为医护人员、社区红马甲、“流调组”警察,他们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战“疫”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扬州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决心。
“我们在开学第一课、各班的班会课都融入了战‘疫’精神。”扬州梅岭小学西区校副校长唐玲告诉记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采用适当内容、合理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小学生思想引领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丰富情感体验等特点。”育才实验学校黄俊杰告诉记者,学校推出的“云端里的笑声”主题班会上,通过“云”见面,游戏等方式,讲述战“疫”故事,科普防疫知识。
“目前,小学生班会课主要围绕五个主题来进行,通过五种颜色代表的五个篇章帮助学生开启新学期的学习。” 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白色”是疫情防控、“红色”代表战疫英雄等,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砥砺坚强、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情感。
身边榜样传递力量 思想引领促思考
在扬州市梅岭中学,各个班级的“云”班会课上,老师们和同学们一同收看了感恩视频《“疫”路相伴 感谢有你 》,这段微视频记录下了梅中老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一次次逆行,一次次转身。
“从教师到志愿者只是角色的转换,不变的是对孩子和社会无私奉献的责任心。”扬州梅岭中学学工处处长朱淼表示,除了视频,老师们在班会课上还结合抗疫中的生动事例对孩子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把知识与爱心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每一位梅中学子。“这就是我身边的榜样。只要带着爱国心、报国志,就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梅中初三学生韩仕楷坚定地说。
“中学生思想引领要体现知识性强、吸引力大、促进思考等特点。” 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个版块,引导学生要做健康的守护者、坚定的执行者、自律的修行者。
“战‘疫’特刊”引共鸣 情、思、辩层层深挖掘
“课前,我们就利用‘扬派班主任在线’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战‘疫’特刊’专栏,面向全市师生推送一系列令人动容的抗疫防控文艺作品,推动学生们在课前能产生共情,在课上能有感而发,积极参与。” 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高中班会课一般设计了四个环节,比如观赏视频,拨动情弦;链接生活,自主建构;辩论反思,价值引领。
“由情、思、辩再到行,这样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深度挖掘所有课程的思政元素,培养高中生多方面的能力,彰显教育的生活化、时代性、实效力,这样有利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核心价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田文荟 冠霖 楚楚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