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农 党员引领|闪亮的党徽

2021年07月06日 10:09:57 | 作者:姚伟 史斌燕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b54b9be43f6c41b7bc16dffa3e76a853 33194586 2021-07-06 10:09:57 /a/20210706/b54b9be43f6c41b7bc16dffa3e76a853.shtml

  不久前,“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名单出炉,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荣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在这支24人团队中,党员有18人,是引领团队的关键力量,他们常年奔走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做到了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精准服务 助力脱贫攻坚

  4月底,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越光再生稻正在插秧。再生稻一年可以收两次,第一次收获只割三分之二稻茬,之后还会长出第二茬,相比双季稻更加省力、省水、省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农业技术专家赵亚夫也早早来到现场,查看刚刚种下的秧苗。

  图:戴庄村越光稻插秧现场

  “原来老收割机碾压的程度很高,就把头茬稻子压坏很多,再生不上来了,江苏大学开发的新型收割机碾压程度很轻,光凭这一条,机器就可以提高再生稻产量,一亩田可以增产80斤左右。” 赵亚夫说。

  图:江苏大学研发的新型再生稻收割机

  图:团队专家与赵亚夫共同参与田间实验

  让赵亚夫赞不绝口的,是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这种收割机“嘴”宽“脚”窄,碾压率只有25%左右,可使水稻再生季产量提高20%到25%。今年戴庄村第一批越光再生稻种植面积500多亩,仅靠新型收割机,就能增产4万斤左右。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成员唐忠说:“希望通过智能农机装备的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粮食产量,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农业装备的支撑。”

  攻坚克难 做好农机保障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解决农机行业前沿及突出的短板问题。团队开发的“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专利技术,推动了行业产品升级换代,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油菜籽收割,是农机装备领域一项难题,团队研发的“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可将油菜收割损失率从过去的10%降到6%,目前采用该技术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负责人徐立章说:“早些年油菜收获装备的性能不好,也是导致老百姓不愿意种植油菜,或者说不愿意继续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的一个重要原因,油菜联合收割机开发出来以后,在市场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为扩大油菜种植提供了农机保障。”

  立德树人 不忘兴农初心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每年一大半时间在田间地头或农机企业,团队还带领学生开展田野思政课,参加农机生产实践,组织进行稻麦收割比赛。多年来,团队探索形成“线上线下”“田间地头”“以赛促教”“师德引领”育人新模式。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成员张华说:“首先要让同学们‘知农爱农’,坚持为农服务的初心;其次,团队老师坚持带头下田,进行一线生产和调研,将科技成果写在大地上,以身示范;最重要的是,带领青年学生走进企业一线和田间地头进行实验,增加学生强农兴农的本领。”

  李禧尧是团队一名大四学生,也是预备党员,今年秋季即将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

  “我未来从事的研究方向是智慧农业,物联网这块,希望将来能够通过智能化吸引更多有才干的年轻人投身到农业领域。” 李禧尧说。

  在党员引领下,团队近年来科研硕果累累:一人获2020年中国青年科技奖、二人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4人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SCI/EI论文140余篇。

  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成员、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玉成说:“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思想铸魂,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实践锻炼,打造知农爱农情怀教育,到强农兴农本领历练,锻造了一支以农为魂的青年先锋队,科技兴农的青年冲锋队,和田间育人的青年主力队。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史斌燕 句容台 编辑/高若婷)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