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成绩即将在下周公布,本周末,南京各高中校举行校园开放日或招生咨询。今年,南京中考生源数量略微下降,招生计划相应减少,如何选择高中对孩子发展更为有利?面对变化考生如何填报?专家告诉你:中考填志愿要避免这些“坑”。
在南京九中举行的玄武区招生咨询会上,包括十三中、九中、人民中学、玄武高级中学、玄武中等专业学校等多所学校现场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一位家长告诉记者,2021年《南京市中考指南》发布,不少学校都缩减计划数,“虽然小孩的分数还没有出来,但是看了一下中考指南,发现上面的招生人数和往年相比都有所减少,就想来现场看看。”
对比2020年和2021年的《南京市中考指南》,招生计划有所微调,比如去年金陵中学715人,今年700人;二十九中去年720人,今年700人;九中去年760人,今年700人,十三中去年700人,今年680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张恒柱说,招生计划数的微调和中考报人数有关,由此可以预测今年部分名校的录取位次可能会有所调整,参考过去的录取线时需要谨慎。
“今年主要是全市减少了1500左右的考生,所以数量减少后,每一所学校招生计划同步缩减。在六大名校中只有南师附中增加90个人。一般来说,按照排除其他因素,招生分数线排名和招生规模成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招生计划越多,分数线越低一点,招生计划数越少,分数线会高点。如果家长们只参照以往排名,可能会存在风险。”张恒柱说。
同时,也有部分学校增加招生人数,南师附中去年695人,今年785人,增加了90个计划。一中计划总体不变,不过中山南路校区和江北校区招生比例有所调整,从2020年中山南路500人,江北校区300人,调整为2021年中山南路380人,江北校区420人。今年,中华中学首次以同一代码不同校区招生,总计划在去年710人上增加到760人,并分为河西校区500人和雨花校区260人。虽是两个校区,严格意义上的一所学校;雨花校区的首届学生将先在河西校区就读。对此,有招生老师表示,无论是一中还是中华中学,虽然两个校区却有着同一个代码,考生在填报时,如果非常想去中华或者一中,可以把两个志愿都填同一个学校,标注不同校区,增加进心仪学校的机会。
今年是南京中考实行平行志愿第四年,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林啟红建议,成绩没出来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几所合适的学校,为后期填报做准备。“对于每个家长来说,根据考生实际情况,参考这个学校排位,比如每个分数段的孩子和各大学校的匹配程度,大致码一码,给自己确定一个冲一冲的目标,确定一个和他的分数最匹配程度的目标,再找好一个保底目标。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需要多方考虑。”
与此同时,各个学校纷纷拿出自己王牌班吸引考生。十三中根据学生爱好设立志远班、基地班、实验班,以志远班为例,主要培养对接C7高校需要人才,有导师为学生打造特色课程。九中设2个东大英才班,每班45人,每次均有班级在市区统考中语数外均分位列玄武区所有高中班级第一。九中副校长诸谦说:“中考成绩在南京市中考4000名的考生,录取后直接编入东大英才班。学科特长生达到九中统招分数线录取后编入东大英才班。入学后通过分班考试择优进入,东大英才班学生三年内原则上保持不变,每学年可从其他英才班中遴选少数学生进入。”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通讯员/王艳飞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