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6日)是第7个“全国放鱼日”,为增加水域生物资源数量、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举行以“增殖水生生物,建设和谐海州湾”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的增殖放流活动在方洋港区码头举行, 1000多万尾的半滑舌鳎、三疣梭子蟹、黑鲷等鱼苗回归黄海“老家”,后期还将持续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黑鲷等超过3亿尾,修复海洋生态环境 。
据了解,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生态补偿方案》的落实,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水生生物行动纲要》的具体行动,更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动体现。这次增殖放流活动,可以有效恢复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徐圩新区作为连云港市重要发展极,已经发展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主要实施载体。为了减少对海洋环境及周边渔业资源的影响,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新区实施达标尾水排海工程这一重要环保基础设施,解决石化产业基地各企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最终排放问题。
“全国放鱼日”当天,连云港市徐圩新区还通过多种广场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水生生物养护意识。宣传水生生物保护知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关心海洋、爱护海洋,保护水生生物。
(来源:《零距离》记者/范涤青 连云港台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