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6月中旬正式开馆。今天,记者从扬州市宣传部门获悉,目前,博物馆外部配套施工进入尾声,未来游客不仅能够从陆路,还能从水路直达博物馆。
今天,记者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南广场上,通过镜头可以看到,有不少工人正在对绿化进行修补,在鲜花和绿树的簇拥之下,整个博物馆是显得更加的巍峨。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及其周边配套道路、绿化等工程已全面进入扫尾阶段。
项目负责人徐德松告诉记者:“周边整个配套已经基本全部结束了,现在就是整个道路的清扫,马路的清洗,主要是保洁这一块,已经全面扫尾了。”这位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周边的道路四通八达,游客可以更加方便抵达目的地。其中,位于博物馆东侧的东西向道路——运博路是今年新建的一条主干道,东接大学南路,西连大运河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这条道路直达南广场。此外,开馆后游客行车进出博物馆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北侧开发路上,那里建有一座大型停车场,“以后等博物馆开放了,从开发路路口进来,对外开放的停车位大小大概将近有300个左右 。”
除了陆路,水路也能直达。记者在大运河博物馆西侧滨水步道看到,剪影桥下的古运河边建有一座水岸码头,未来可供游船停靠。项目负责人徐德松介绍:“游客可以从古运河一直乘游船到我们这个码头,沿线还可以观赏我们整个博物馆的外姿,然后从码头登陆,然后从这边上来可以进入博物馆。”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扬州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