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今年6月1日施行,这次修订,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网络保护"的专章。在这一章中,有许多新的、具体的规定,从立法的角度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保护。尤其是第一次从法律层级确定了网络游戏防沉迷、宵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以及适龄提示。而在2020年,记者重点关注了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玩网络游戏,导致屡屡发生巨额充值事件,那么,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否给网游装上"防火墙"呢?来看记者观察。
新版《未成年保护法》:网游平台实名才能玩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次从法律层级确定了网游防沉迷、宵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以及适龄提示。比如,第75条规定,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要求未成年人实名注册、作出适龄提示、且不得在每日22:00至次日8:00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目前,国家层面的网游"实名验证"系统基本建成。根据要求,国内所有网络游戏企业必须在今年5月20日前完成所有存量用户数据实名认证,5月31日前完成新增用户实时实名认证和全量用户行为数据上报,6月1日,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后,未接入系统的在运营游戏必须停止运营。既然国家已给出了时间表,那么,各大游戏平台是否已严格落实实名认证了呢?5月25日,记者用一部华为手机,随机下载了几款游戏软件进行测试。
记者发现5款游戏软件中,4款设置了实名验证系统,也就是说,孩子要下载并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游戏,必须进行实名认证,游戏的时间长度、充值额度等就被限制了。但是,也有一款"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却可以轻松绕过实名认证系统。
测试显示,网络游戏平台多数基本执行了国家要求的实名验证系统。而据了解,早在2007年,针对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就已经上线。
从“青少年模式”到实名验证 腾讯游戏防沉迷“人脸识别”应用
两年前,国家网信办指导国内53家主要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模式",启用这一模式后,未成年人用户无法直接充值、打赏。2020年,江苏省消保委约谈了18家游戏和直播平台,提出"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双认证系统的建议。但是,除了腾讯游戏,其他平台应者寥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监督部部长赵鑫告诉记者,约谈之后,腾讯游戏使用了人脸识别,其他平台只是表示按照国家法律要求进行实名认证。
对此,腾讯互娱高级研究员回应称,他们可以通过后台判断用户是疑似未成年人的可能性,比如在游戏的登录环节在支付环节发起人脸识别,一旦人脸识别不匹配,用户就会被纳入未成年进行监管,时间一到就强制要求你下线。如果在支付环节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还会有语音提醒功能,让用户知道即将有游戏充值。
技术现已成熟 应用上部分网游平台尚有疑虑
从2020年3月起,我们就一直关注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部分游戏平台推出了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点、游玩时长、充值等有所限制,那么,这些技术手段都起到了什么程度的作用?现实中是否真的没有空子可钻吗?预防未成年人网游沉迷,网游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宋宇波,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在他看来,现有的一些防沉迷技术,比如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用到网络游戏中并不难,比较容易识别出来用户真实身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作用。“游戏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有必要也有义务去开发相应的功能,来防止未成年人去登录游戏充值。”宋教授认为。
目前,网游防沉迷系统中,多个网络游戏平台先后推出多项严格的限制措施:"限充",8岁以下用户无法充值,8至16岁用户每月限充200元,16至18岁用户每月限充400元。"限玩",所有实名认证为未成年用户的帐号,平时每天限玩1.5小时,节假日限玩3小时,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
此外,一些游戏平台,比如腾讯游戏,已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近100款游戏之中,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目前初见成效。每天有957万未成年帐号,因为登录时间超过1.5个小时被系统强制停下线,针对未成年人冒用家长信息绕过监管的情况,也就是帐号实名认证为成年人,实际是未成年在玩的帐号,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之后,腾讯游戏2021年4月的数据显示,在游戏环节大概有91.5%的帐号被纳入防沉迷的监管,在支付环节79.4%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也有争议,比如,人脸识别技术,是否会导致人的生物信息泄露?谁来保证用户隐私?目前,国家并不强制要求游戏公司使用这个技术。同样,一些游戏公司也担心,如果自己强制使用人脸识别,会不会变相提高了游戏门槛,从而导致用户的流失?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也会大大增加游戏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如何消化?
而由于商业竞争,流量为王,各大网络游戏平台防火"底线"不一,现实中易被钻空子。记者调查了若干家长,结果显示,有54%的受访家长认为防沉迷系统"存在漏洞",有38%认为防沉迷系统"流于形式"。
家长们的关切点在于:"青少年模式"、"网络宵禁"、实名制、内容审核及分级制度等,在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方面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比如,"青少年模式"下用户身份难确认,孩子能通过反复输入密码等方式延长使用时间;部分平台所推送的实时信息与"青少年模式"不匹配等。专家们认为,未来,网游平台还应继续通过提升技术、制订规范等手段来强化防沉迷系统。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 家长监管尚有缺失
平心而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游戏,技术无法做到百分百预防,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破解防沉迷系统"为幌子,诈骗家长钱财。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单靠游戏平台的技术和社会责任肯定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2020年3月16日,市民时先生的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在短短14分钟内,被刷掉70多笔总计4万余元的消费。时先生从来不打游戏,但有一部空闲的苹果手机给10岁女儿上网课用。时先生一问,原来是女儿下载了一款网游,点击购买了游戏点券,648元是标价最高的点券套餐。时先生的女儿说,时先生的苹果支付密码比较简单,被她猜了出来。
无独有偶,南京市民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少了两万多元。原来,12岁的儿子使用了于女士实名认证的OPPO手机,偷偷登陆了手机上的游戏中心。由于OPPO手机游戏中心认证的是于女士的个人信息,孩子很容易便下载了多款等网络游戏。
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020年10月发布的《新时代儿童及家庭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显示,超过95%的儿童使用互联网的场所是家里。孩子玩网络游戏,引发家庭矛盾和消费纠纷不断。这一方面固然是一些网络游戏平台对未成年人的门槛设置过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部分家长对孩子监管不力,放任孩子随意接触网络。
腾讯互娱高级研究员表示,虽然采用人脸识别策略打击这类帐号,但是没有办法完全杜绝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玩游戏,这是目前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腾讯游戏曾经处理过一个极端案例,系统对用户发起8次人脸识别全部通过验证,但是一直到用户给腾讯游戏发来未成年消费申诉,通过客服的沟通了解,他们才知道是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人脸识别。
根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家长监管不力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首先,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或者长期在外地,疏忽了管教;家里的老人又不懂网游,无法管控孩子;其次,一些家长自己也沉迷网络,孩子不自觉也就跟风学习;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给自己留下独处的空间,刻意拿手机网游给孩子玩,日积月累孩子沉迷其中;最后,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关心,缺少陪伴,孩子每天做什么都不知道。
家长当好网络"执戟人" 多方共治防沉迷网游
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第一道防线,家长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监管职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殷飞认为,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家庭生活出了混乱。很多孩子参加完学校活动,回家后只能玩游戏了,没有运动没有家务没有父母陪伴。
殷飞建议,在孩子接触网络游戏之前,家长可以进行协商、引导,并订立规矩,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主动性和自制力,同时,家长要帮助管好相关电子产品,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科学规律,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跟孩子沟通协商制定规则中,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哭泣,架不住孩子死磨硬缠,怎么办?殷飞认为,家长得加强引导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满满的爱、理解,但规则不能随便打破。此外,家长也应与时俱进,同步了解一些网络知识,对孩子的网络接触,做到心中有数。还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头部企业的实践经验,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强制性防沉迷系统或平台,应将防护"前置",从设计之初就降低青少年沉迷的可能性。学校、行政部门、公益组织等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正确引导接触网游的未成年人。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监督部部长赵鑫表示,后续他们会通过社会监督,以及行政力量的联合,强化未成年防沉迷机制的建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殷飞也认为,防范未成年沉迷于网络游戏,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各负其职,每一方都需要得到其他方的支持。当然,在教育上比较系统专业的是学校,学校应该主动承担引导家长教育家长,融合亲子关系这样的责任。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立法层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网络产品,筑建了法律的防火墙。网游"防沉迷"系统的完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在努力。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再完善的立法,再厉害的技术,也不能完全杜绝未成年 沉迷网游,除了主管部门、网游企业之外,家庭、学校以及相关社会组织 应当相互配合,共同预防和干预未成年沉迷网游,只有这样,网络游戏才能健康发展,接触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才能健康成长。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郑丽丽 李明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