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百年校史相互辉映,共同演绎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今天(4月26日),来自金陵中学、金陵中学集团•人民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约120多名党员老师同上一堂党史课。这三所百年名校,形成联动,融合党史、校史,讲述优秀党员故事,共叙百年名校的情怀和担当。
下午,金陵中学、人民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三校联动,融合党史、校史,讲述百年征程的优秀党员故事。在南京市人民中学汇文楼前,南师附小党员老师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南京市人民中学创建于1887年,六易其名,她是南京市办学历史最长的中学之一。“汇文楼”这座学校标志性建筑,这里曾是汇文女中校长旧居,几经改造,于2004年完成修复。
推开大门,首先进入一楼左侧的“沙小姐学堂”,映入眼帘的是沙小姐学堂的创始人——沙德娜女士的雕像,1887年她创立学校,从此开启了一幅现代女性教育的漫长画卷。步入“汇文女子中学”第一展厅,触目所及的是各种丰富的图文资料:女中的旧貌,丰富的校园生活。进入“革命战争年代”展厅,参加抗日战争活动的学生意气风发,展馆内陈列的各项报纸展现了师生们的家国情怀。爱校、爱国,始终传承在这所学校的血脉中。
人民中学书记魏昕说,无论是“五四”运动,还是抗日爱国学生运动,都留下了师生的身影。学生们以宣传、募捐演出等形式为抗战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更涌现了一批以林琼、沙轶因为代表的杰出的中共地下党。她们组建秘密读书会,大家一起阅读进步书刊;组织同学学习救护知识,以备在关键时刻冲上一线抢救伤员。“校史是鲜活的教科书,我们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解读学校发展中承载的历史使命和光辉历程。重温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使命。”魏昕说。
“参观了古色古香的汇文楼,对沙小姐学堂的历史演变有了更深的了解。”南师附小副校长郭静告诉记者,参观之后,她感触最深的是,每所学校的创办之初,创办者都是秉持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培养青少年。“在这个新时代,我们需要担当这样的使命,发挥我们党员教师的作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部分教员西迁四川办学,学校分设宁蜀两地。1946年,迁回南京办学。在校史馆,珍藏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金陵中学历史老师张铭指着一张照片说:“这位何锡麟校友,抗战时候,他在延安专门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在延安窑洞里,他点着煤油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翻译了一批马列著作。”
同一时间,金陵中学和人民中学党员教师在南师附小集中。大家参观了斯霞广场,在广场上重温入党誓词。斯霞老师执教68年,在南师附小45年,把一生都无私地献给了小学教育事业,“童心母爱”的教育理念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
金陵中学党委书记沈方晓表示,三所学校都有着百年历史,在这10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很多杰出校友,在校史馆开展四史教育,挖掘校史红色基因,对师生来说更易接受。“这其实也是教育的资源共享,三所学校办学有相通之处,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通讯员/钱敏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