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忙碌时节,也是农田水利的关键时节,为了为全省秋粮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春节假期过后,全省在建的546个,36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复工,按照工程进度,预计5月底水稻栽插时将全部正常投入使用。
那么,今年的项目有哪些新特点呢?趁着天气晴好,记者特意前往南通海安市洋蛮河街道办事处品建村一探究竟。在建设现场,记者发现,除了工程车辆抓紧工期平整土地外,和很多的项目不一样,今年品建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每隔600亩都会兴建一个尾水回收池,用于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流失的肥水,再进行回收利用。
对于这样的新配置,南通海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臧忠介绍,“平时农业生产在化肥使用过程中会对周边河道造成一定程度污染,围绕生态的要求,今年的项目特意设计了一个尾水回收灌溉系统,把下雨以后产生的第一笔出水全部回收循环使用,真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同时又最大限度控制了面源污染的发生。”
灌溉上注重节约环保,规划上考究集成连片。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更利于大型农机的推广使用,而且耕地面积也能有效增加。据品建村党总支副书记 村委会副主任丁邦明预估,新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统一规划,把原来的沟塘、住宅地都复垦填掉后,村内原有耕作土地面积可以新增25%以上。
农田面积增加了,粮食稳产增产就有了基础;农机装备和配套设施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就有了保障。在徐州市沛城街道刘庄村,当地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从大年初二开始就已经全面复工。为确保新项目能在夏种时节顺利投用,项目方在水渠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次成型的新技术,大大节省了工程用时和人工成本。看到新水渠即将建成,当地种植大户任冬梅开心得不得了,她告诉记者,自家承包的500多亩地要是放在以前,光灌溉就要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新型水利工程设施提升了过后,灌溉时间可以节省一半,产量预计每亩也能增产200斤左右。
土地集成连片了,种植效益就会大不同。据初步测算,与普通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土地租金每亩提高100元以上,粮食产量每亩增加100斤左右,亩均作业成本降低约150元。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降低人工成本投入,提升粮食亩均产出,牢牢将全省人民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2070万亩,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产出约占全国5.6%的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王昭告诉记者,“在确保所有在建项目今夏正常投入使用的基础上,今年秋收过后,全省还将新建高标准农田39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3万亩,并将积极开展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试点,探索实施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及农田尾水循环利用,促进农田生态环境改善,为绿色农田发展提供江苏经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沛县台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