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女士在南京从事翡翠销售行业,尽管已经算是专业人士了,但她最近在网上买玉镯还是掉进了诈骗陷阱中。刘女士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网上购买玉器要谨慎。今天上午,南京江宁警方通报了这起诈骗案的情况。
今年1月,网上这段玉镯展示视频吸引了刘女士的注意。镯子质地莹润、色泽光亮。从事多年翡翠销售的刘女士一眼看中,和卖家联系,商定以35000元的价格成交。
刘女士本身也很谨慎,对方发了身份证,以及和别人的交易截图,都证明卖家没问题。刘女士也曾提出,从第三方支付程序,比如淘宝走账,避免出现问题。但是对方表示,这是从厂家拿出来的,不走第三方。因为这种情况在玉石交易中也存在,刘女士没有坚持,直接给对方转账了。
一周后,刘女士收到了快递包裹。打开后愣住了:“拿到货后打开一看,完全就是一个假的。和视频上完全不是一个东西,我们行业内称的B+C货,不是A货”。
刘女士交涉了一个月,对方才以发错货为由,退还了7000元钱,从此销声匿迹。接到刘女士的报警后,警方从种种表象看,对方退了钱,这像是一起消费纠纷,然而深入调查后发现并不止于此。
警方调取了嫌疑人的流水,发现他在全国各地都用同样的手法销售,被多次投诉。而且,对方留下的身份信息是假的,邮寄地址在云南,其实本人在连云港东海市。也就是说,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消费纠纷,而是诈骗。
嫌疑人姓李,今年2月底,南京江宁警方在东海将李某抓获。李某交代,用A类货拍摄视频,实际发出的却是成色较差的产品。比如,卖给刘女士的35000元的镯子,其实进价1800元。
如果受害人发现被骗,李某就退还一部分钱,造成是消费纠纷的假象。案件涉及全国各地不少受害人,目前南京江宁警方正在一一联系。而刘女士也从从业人员角度建议消费者,购买玉器类商品,最好能当面见到实物后购买。网上购买也一定要走第三方程序。
(来源:《零距离》记者/谢炜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