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江苏省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江苏将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实施意见》明确,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低年级要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开展简单手工制作。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不少于6个必修学分。 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已经展开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学校会定期组织劳动教育相关课堂,烘焙、摘菜、包饺子等都纳入到课程内容。
《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年龄段特点,引导孩子尽可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家长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今后会更有针对性。“小朋友除了学习以外,自理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家是男孩子,走到社会要有社会责任,在家庭要有家庭责任,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做简单的扫地拖地洗碗,这些都教他的。”学生家长葛女士说。
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发出后,学校会进一步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充分利用劳技室、实验室、课程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资源。“每个班要完成种好一亩三分地,每个班孩子每个月要完成校园任务单,家庭劳动任务单,掌握一门劳动技术课,每个学期举办盛大的劳动丰收节。”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学生处主任夏成君说。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各级政府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规范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督查和指导。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