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有一群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背起行囊,来到远离城市的贫困地区,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为当地的孩子带来了知识的力量。今年的雷锋纪念日,就让我们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一起,去孩子们的课堂上看一看。
教学有模有样 支教团与孩子打成一片
去年八月,张子旭和同学们一起来到贵州省独山县第二中学任教。
贵州南部的独山风景如画,不过当地的饮食和气候还是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团员们最初有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支教团很快找到了工作节奏,并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因为专业的关系,并不是每一位团员都会被分配到对口的学科。张子旭主攻生物工程,但由于缺乏师资,他要教授八年级物理,已经有多年没有接触过物理的张子旭又重新拿起课本,不断学习和摸索,幸运的是,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的物理成绩有了进步。
“上课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对我们传授的知识有一些疑惑,会很有礼貌地问,老师能不能重新讲一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温馨美好的场景来完成的。”张子旭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告诉记者。
老团员心系千里 帮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来
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支教团队还会主动参与到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帮扶工作中。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南京,2013年支教团成员袁佳斌已经成为了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辅导员,虽然支教生涯早已结束,但他一直关心着自己曾工作过的讲台。
如今看着支教团传来的视频,他说,和过去相比,当地的教学条件和孩子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改善。袁佳斌现在除了把经验分享给支教团,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帮助当地的孩子们走出来。
因为当时发现独山当地有不少聋哑孩子极具艺术天赋,在支教时,袁佳斌也和其他同学一起,帮助聋哑学生进行艺术辅导。
回到南京后,南京师范大学也一直在努力,最终在校方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独山的聋哑儿童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南京,并在校园、书店里等多地展现了他们的艺术天赋。他们的水彩画、水墨画、美术工艺品、装饰品都得到了高度评价。
和袁佳斌一样,很多支教团在回到南京后,依然心系当地,他们告诉记者,在教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支教时的很多片段和经历更是受益终身。
教学、扶贫、文化三位一体 支教团22年走遍多个省市
据了解,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于2002年,目前以向新疆、甘肃、贵州、四川等多个省市输送了241名志愿者,累计募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及大量材料物资,先后对15个挂牌村进行帮扶。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友莲表示,支教团结合当地的情况,做了很多品牌志愿者活动。并参与了很多调研工作,撰写了很多有价值的科研报告。
2021年2月,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支教团在内的十个单位集体,被评为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来源:《零距离》记者/孙逸舟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