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热词,“双循环”必在其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次全国两会,“双循环”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近半年时间,江苏最大的国有外贸企业汇鸿集团大动作不断。去年9月,汇鸿集团重新布局产业链,在青海建立了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几个月时间,通过子公司进口到中国的矿产品超过数百万美元,均供应给了国内的金属加工企业。
借助外贸企业优势,如今,汇鸿集团又有了新的谋划。今年,集团打算以青海当地“蚕豆”为抓手,加工成蚕豆罐头,出口国外。汇鸿集团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吴福强介绍,今年计划出口蚕豆罐头1000吨左右,约5000万人民币。这样做既能响应号召推进东西部合作,又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双循环”正为越来越多企业提供思路,注入发展新动能。尤其是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 杨德才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德才说,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振内需,释放消费潜能。这就需要进一步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问题,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合理引导消费。同时,要创新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供给质量,解决消费环境问题,让人们愿意消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确实让世界为之惊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消费环境不友好问题。所以,要通过改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杨德才总结道。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自给自足,而是要坚持开放合作的双循环。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认为,未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企业仍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其中,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她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另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如果企业不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那么在国际分工合作中,随时可能被抛弃。所以,国家现在特别强调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基础研发的推进,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全国人大代表 朱晶
朱晶代表还强调,在“双循环”的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风险控制能力尤为重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企业自身的产业链是不是自主可控,稳定性和竞争力如何,能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都是需要长远谋划的问题。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丁凤云 查多 张倩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