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千辛万苦熬过了感冒,孩子却突然说耳朵疼,接着又是一波发热,带到医院一看,竟然是中耳炎。
南京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张建亚表示,“中耳炎不仅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更是孩子们听力的‘隐形杀手’,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被延误的中耳炎,或影响终生听力
小儿常见的中耳炎主要有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而慢性中耳炎通常是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疗所致,儿童少见。
其中,急性中耳炎相对容易发现,发病急,临床表现明显,一般以耳部疼痛和发热为主要症状,部分儿童会出现听力障碍、耳鸣、耳流脓等。
“大孩子好一些,自己会主诉耳部的不适,最怕的就是不会表达的婴幼儿。如果小宝宝出现哭闹不安,尤其在晚上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哭闹,以及发热、食欲不佳、用手抓耳朵、摇头拍头、对声音反应迟钝等,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张建亚提醒。
另一种常见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就更不容易及时发现。很多家长都是在幼儿园常规体检后被告知,孩子听力可能有问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后才诊断出来。
张医生介绍,“这种类型的中耳炎,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没有明显耳痛和发热表现,也没有听力下降,因此,家长通常不会在意。但随着病程迁延,可能引起传导性耳聋,听力渐渐下降,当中耳积液越来越粘稠,甚至导致胶耳(几个月至几年时间),最终导致听力无法恢复。”
这些常规操作,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中耳炎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尽量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是预防中耳炎的基础。还有鼻部急慢性炎症、鼻咽部腺样体堵塞的问题需要及时至专科就诊,解决鼻腔及鼻咽部炎症及通气问题。
另外,婴幼儿喂奶姿势不当、耳朵进水后的不当处理、不正确使用洗鼻器也容易引发中耳炎。尽量不要给孩子平躺着喂奶、喂水。儿童的咽鼓管尚未发育完全,相较于成人,长度更短、位置更加水平。躺着喝奶喝水,一旦发生呛咳,液体就会从鼻咽部流入中耳并滞留,细菌在中耳快速滋生,引发中耳炎。
医生建议,大月龄宝宝尽量坐着喝奶,小月龄宝宝喝奶时应保持身体45度倾斜。
不要用棉签给孩子掏耳朵。棉签可能把耳垢、脏水等带向耳朵更深的地方,甚至损伤鼓膜,增加患中耳炎的风险。
如果孩子的耳朵进水,家长可以让孩子侧躺在大人的腿上,进水一侧的耳朵朝下,再用手掌紧压耳根,快速松开,反复数次,将水“吸”出来。或者将头偏向耳进水一侧,让孩子反复做张嘴闭嘴的动作,将水“排”出来。也可以拿一个松软的棉球放在孩子的耳廓内,5分钟后拿出来,棉球可以吸干耳道里的水。
洗鼻器在儿童鼻炎、鼻窦炎患者的不正确使用也容易导致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儿童尽量避免使用压力过大的洗鼻器。
最后,张医生提醒,耳部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保护儿童听力健康的重要途径,如果反复感染急性中耳炎容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及学习不良等问题。
家长照料孩子时要更加细心,给耳朵多一些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孩子确诊中耳炎,一定要遵从医嘱,切勿擅自停药,需定期复查,持续追踪到中耳状况完全正常为止,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中耳炎复发及其后遗症。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