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的话题随着开工开学逐渐远去,但在就地过年的浪潮下,2021年春节消费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尤其是餐饮行业顺势走红,不仅相关企业营收有所增长,而且与零售出现了交集,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习惯的养成,餐饮零售化或成今年新商业趋势。
据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江苏餐饮业零售总额达101.2亿元,比2019年增长26.7%,其中线上年菜礼盒、年夜饭一桌菜销售比2019年增长200%。
一直以来,零售的主要对象基本是“标品”类商品,即在商超见到的各类商品,“就地过年”则加速了餐饮的零售化趋势,从定制“一人食豪华套餐”到“小家庭团圆饭”,从快手家常菜到半成品年夜饭,在今年春节前夕逐渐显性化。如连锁商超大润发,1月份上市了自家研发的加热即食快手年菜,每周销量环比增长超50%;在盒马,黄河大鲤鱼,淮扬狮子头,苏州八宝饭等各类半成品,让在全国各地的人都能随时吃上一口家乡味等,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也感受到,今年 “年菜到家”的创新服务得到一致青睐:“比如说,南京的小厨娘推出年夜饭带回家、家宴大餐送到家等6大服务的模式。第二个方面,定制式、高品质年夜饭需求很旺,预定(量)较往年有所增长。”
看似简单地推出一款半成品菜,背后是研发、生产流程、企业内部架构等诸多变化的集合。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经济智库院长朱克力表示,需求侧、供给侧、消费侧三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就了这一新零售业态里的新亮点,而且在商家与消费者的不断互动中,有助于餐饮的技术化发展:“从需求侧来看,过年吃团圆饭应该说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统色彩的一个刚需,为产业的零售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从供给侧来说,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平台根据需求供给出来了;消费侧来说,特别是年轻人的话,比较喜欢个性化、定制化的这种消费。尽管可能是特殊的春节的现象,但是随着这种大家的习惯的养成,可能会慢慢的变成一种常态。”
同时,由于疫情防控需求,大家的出行半径小了,周边游、城市酒店游、以及“云旅游”等成为春节热选,也带来消费力本地化和圈层化。如南京在宁过节人员比去年同期增加约200万人,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91家样本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31.7%,熙南里街区接待游客总数超过30万人次,百家湖1912街区日均客流量4万人次左右等。朱克力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地着眼消费升级的新方向新目标,实现特色化发展,都市圈消费或将率先得到复苏和发展:“因为吃、住、行越来越个性化、定制化这种需求的发展,都市圈的这些场所和机构它们如果能够扩大一些供给,我觉得是可以越来越满足大家对这方面的一个需求,那么使得这种假日经济可以在我们离城市周边的这些地区率先的复苏和发展起来。对于我们的都市圈、城市的消费格局也会有比较大的一个影响。”
不过,业内也关注到,对于一些远途消费如远途旅游、跨地区的交通运输和酒店业疫情影响仍然存在,疫情之下人口流动的就地化也带来了市内客流量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不平衡。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