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雇了调配师傅,用低价购进的白油、石蜡油、轻循环油等多品种燃料油进行调配,后再宣称是高于国五标准的柴油进行售卖,赚取其中的差价,本指望春节前再靠着这个办法大赚一笔的老板张某某最终还是栽了。今天(2月20号),记者从常州新北检察院获悉,近日,嫌疑人张某某、黄某某等6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新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张某某在常州有一家油品公司,专门从事燃料油、润滑油、导热油、变压器油、白油、轻循环油、化工产品(以上范围除危险化学品)、电子产品、建材等项目的经营,2019年12月,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在泰州一家炼油企业从事油品分流工艺的黄某某。听说黄某某常年从事这个行业,有人脉、有货源、有技术,如今想自己出来找人合伙单干。张某某拿着黄某某给的调配油样品托人进行了检测,发现除了硫含量高一点外,数据还不错,闪点高于60℃,密度0.82g/ml,也耐烧,是可以作为普通柴油售卖的,这下张某某心动了。
双方一合计,决定由掌握货源的黄某某一方进购原料进行调配,由张某某一方提供储油船,后黄某某按每吨加价30-5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给张某某一方,最后由张某某夫妇以柴油的名义对外售卖。计划已成,接下来就看实施了。
黄某某通过以前工作认识的关系,联系到了宁波、山东的厂家购买各类燃料油、轻循环油等,然后运到张某某在新北奔牛的油船上,在船舱内进行调制。配好的成品中的一部分再由张某某公司的油罐车,运到其位于武进的汽配厂,在新北和武进两个点同时进行销售。张某某交代,他们配制的油品,对外均宣称是高于国五标、低于国六标准的柴油,而售价则远高于进购的各类燃料油、轻循环油,低于市面上的柴油。张某某交代,因为价格优势,找他买的下家并不少,其在案发前最后一次购进原料进行调配的假冒柴油,仅仅10天时间,他的一处销售点就卖出了125吨,销售额达40余万元。
为了掩人耳目,张某某和黄某某等人基本不用自己的账户汇款,钱款往来都是通过丈母娘等亲戚朋友的账户进行结算。“我知道这是违法的事,所以我交代我老婆不要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这样不容易暴露。”据黄某某交代,“奔牛的油船主要用于油品调配,那里张某某也安排自己的大舅子帮衬着,运输的时候负责押车,信得过。”也就是这样,这次生产、销售伪劣柴油的事,都牵连了他们好几位家人。而据张某某自己透露,其销售的伪劣柴油,虽然闪点达标,但是因为硫含量较高,好几位顾客都反映用起来容易冒黑烟,质量与成品柴油还是有较大差别。
(来源:《零距离》记者/冯珂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