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常州市消费市场收获牛年“开门红”,旅游、电影等多领域呈现大幅增长,整体呈现升级回补的良好态势,传统消费模式也迎来新商机。
老家在安徽安庆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在常州过年,趁着春节商场有优惠活动,他为自己添置了扫地机器人、吹风机等家用电器。
记者调查发现,“单身经济”带热了“一人用”家电市场,尤其数码产品、小型家电备受追捧。据统计,苏宁电器常州21家门店春节总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38%,其中通讯类产品排名第一,同比增长22.28%。
休闲娱乐也是假期必要“调味品”,“观影过年”更是今年春节最受欢迎的过节方式之一。亚细亚影视城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9个厅基本每天都是满场。春节档上映的7部影片,7天总票房收入达120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0%,达历史最好成绩。
统计显示,春节7天常州市电影总票房超6000万,其中大年初一全市票房达1412万元,位列全国城市第24位,创历史新高。
旅游方面,不出远门“周边游”备受市民青睐。在做好人员限流75%的情况下,全市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4.0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发放文旅惠民补贴3859.71万元,线上“云旅游”“私人定制团”“优惠门票限时抢”等创意活动不断。
节日期间,作为消费主场的城市综合体,纷纷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化妆品、运动品牌、黄金饰品等销售旺盛。据统计,2月11日至17日,常州市51家大中型零售、餐饮企业,9家城市综合体共实现销售额5983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5%。各类农产品备货量在1.2万吨左右,充分满足市民春节需求。
从线上到线下,从传统到创新,常州市在吃、喝、玩、游、购、娱各方面都呈现商品丰富、价格平稳、消费活跃的节日气氛。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