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彭城三好”开启高质量教育新征程|教育,向人民汇报!

2021年02月15日 16:16:38 | 作者:徐华峰 王健安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f3884179882343dba4cd0fc828fd46c2 29812028 2021-02-15 16:16:38 /a/20210215/f3884179882343dba4cd0fc828fd46c2.shtml

  2020年,徐州市聚焦"建学校、招老师、提质量、抓整治、促均衡"五件大事,实施"彭城三好"教育实事工程,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基本公共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徐州教育满意度连年提升。

  学得好,落实"彭城好课堂"品牌工程

  “通过律动、一些小游戏,增加一 些打击乐器,或者是声势、动作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让乡下的孩子们,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音乐课。”2020年,徐州市睢宁县实验小学音乐老师夏慧娟,通过互联网,成了相距37公里两个课堂的"共享老师"。

  睢宁县姚集镇刘店小学的学生,可以清楚地听见夏慧娟的讲课,还能和睢宁县实验小学的同学,一起打节拍,学唱歌。刘店小学是一所村小,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近年来,随着徐州市实施"彭城好课堂"品牌工程,通过搭建"空中课堂",让城里优秀老师为村里的孩子在线授课。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刘店小学校长刘俊杰介绍,“不仅仅是音乐,我们可以在其它的学科,比如说语文、英语、科学、美术等等学科,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搭建起良好的一帮一的机制,帮助我们村小更好的发展。”

  徐州的“彭城好课堂”品牌工程,还包括落实新课改要求,深入实施“学讲计划”,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入大数据分析、常态化智能巡课,建立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全程监督评估。一系列措施,夯实了课堂主阵地,实现了让学生“学得好”的教育改革目标。

  教得好,实施"彭城好老师"品牌工程

  学生“学得好”,还要老师“教得好”。十三五期间,徐州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调剂事业编制优先保障教育使用,教师招聘人数连年大幅增加,五年来全市招补教师25067人。徐州还着力培育优秀教师、抓好教研组长、完善教研机制、补齐新任教师短板,还创新师德评价方式,建设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徐州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处长张焰介绍,“徐州这两年创新了师德师风评价的方式,我们相当于也是抢先一步改革了我们的评价方式,教师好不好,由学生说了算,我们开展了“学生心中的恩师”评选活动,这三年来一共评选出了7682名学生心中的恩师。”

  徐州教育成立了教师发展学院,五年来累计培训各类教师40余万人次,还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系列培训,每年每位教师培训时间不低于120学时,实现对新招录教师的全覆盖。“我们一直也很关注乡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我们这几年来就做了几个品牌的项目,像名师送教下乡,像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像市县合作培养培训项目等等,实际上都是在向乡村教师一线教师去倾斜和辐射。”张焰说。

  卢清荣是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2020年开始,她的“名师工作室”扩大骨干教师的培育规模,成立了三个子工作室和一个培育站,教师人数也从原来的40人扩大至现在的200多人,且做到了睢宁县乡村学校全覆盖,“所有的老师,除了在我们团队里边要进行上课、磨课以外,还要带动他们本乡镇的学校,要进行上课和模课,每个成员都有这样的,既有在我们团队学习的这样一个机会,还要发挥他们的一个辐射功能,就是这样的一个传代的作用。”

  管得好 创新“彭城好爸妈”品牌工程

  家校共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徐州创新实施的“彭城好爸妈”成长工程,打造出家校社一体育人全链条。这是徐州市朱庄中心幼儿园的一节劳动教育课,老师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是不是应该参与劳动。经过老师的引导,家长们竖立了正确的劳动教育观,良好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形成。

  徐州市朱庄幼儿园园长孙磊说,“现在我们开展“彭城好爸妈”的工程之后,我们的家长工作更加的系统有计划,而且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还有一些专家引领的一些专题讲座,比如说儿保所的一些疾病预防的讲座,关于幼小衔接等等方面的一些讲座,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首先有了很大的转变。”

  “那么这里面我们要打造家校社共育品牌,喊响'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口号,我们2021年,打算家长培训合格、家长培训、优秀家长培训、科学家长培训全覆盖。”徐州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介绍,近年来,徐州通过探索家长会新模式,开展千校万师家访活动。全市家长学校每年开设家长培训课程13600余节,服务40余万家长。还通过构建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搭建家庭教育多元平台,建强家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出”彭城好爸妈”品牌工程,实现了“管得好”。

  补短板 落实2021年各项教育民生实事

  十四五期间,徐州市在校学生数整体将处于高位,基础教育资源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相对薄弱,需要抬高教育底板,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徐州将继续深入实施”建学校、招老师、提质量、抓整治“四大措施,确保教育惠民高质量、无水分、全覆盖。

  "我们市委市政府编制2021年为民办实事工程,教育办实事是非常大的一块,就是办好更优质的教育。”石启红告诉记者,未来5年徐州将新改扩建中小学410所,新招聘教师29000人,继续补齐教育的短板。“我们教育有5项内容,作为明年的为民办实事,一个比如说建学校,要建100所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0所,新招聘教师7000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健安 编辑/韩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