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不少年轻人选择就地过年,而“寻找年味”成为了他们最热衷的话题之一。近日,“听说我过年不回家爸妈寄来的年货”成功冲上热搜,无论家乡距离远近,用一份包裹邮寄牵挂,传递年味,成为父母们不约而同的默契选择。
近日,一对山东父母给女儿寄来了一头羊和一大箱卤猪蹄,在网上引来一波“实名羡慕”。往年回家过年,回程时被爸妈塞满的后备箱、行李箱总能冲上热搜,而今年,许多年轻人选择了留在异地过年,承载着爸妈“关怀”的行李箱则摇身一变,成为重量堪比行李箱的“年货包裹”。
在南京工作的95后小于就收到了一件足足10斤的包裹,里面不仅有家乡的年味,还有来自妈妈的“创意”:“我爸妈就是脑洞比较清奇,人家可能就邮点儿吃的什么的,我妈妈是给我寄了一套绿色的床品,说估计你不会买新的。然后还有给我邮了一些我家乡那边的特产,比如说东北那边的炸萝卜丝丸子。”
小于是辽宁大连人,今年也是她第一次在外过年。她说,选择春节留在南京,难免对父母心怀愧疚。父母寄年货过来,顿时有了“年味”:“第一年就没能回家过年,其实我爸妈也挺遗憾的,但是他们也比较支持这样的(选择)。他们觉得还是安全第一,希望你在那边能过一个有我们东北味儿的年。”
今年春节,在网上晒出父母寄来的年货,“花式”比拼,成为年轻人的乐趣之一。有网友表示,“收到了60斤的大包裹,腊肉腊鱼一大堆,感觉爸妈把冰箱都邮过来了”;“过年不回家,软件显示爸妈寄来的10个包裹正在派送中……”网友们纷纷晒出家乡味道,表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父母寄不来的。今年本命年的小浩同学收到了父母寄来的一块红布:“爸妈给我寄来了春联和红布。因为我是本命年,这些红色的物件呢也能让我在新年求一个好运气。”
“年货流动”的背后是彼此牵挂的深情。同样收到包裹的,还有满帮集团软件测试工程师刘丽,家在安徽的她毕业工作已经三年多时间了,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说起第一次在外过年,这位“女程序员”已规划完备,她准备去南京汤山泡一泡温泉,同时和丈夫在家烧一桌年味满满的团圆饭。而这两天,父母寄来的年味包裹几乎已凑成了半桌年夜饭。
“我爸妈主要寄的是肉,因为我比较喜欢吃肉,我老公也比较喜欢吃,有鸡肉、鸭肉,这些都是我爸妈自己在家里养的。他们就会把肉分成很多小份,每一份我一次可以做多少都已经分好了。”刘丽表示。
来自天猫年货节数据显示,今年老年人买得最多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手机和话费充值。刘丽说,远在他乡,父母的牵挂是全年无休的,父母为了给她寄鸡蛋,购买了好多专门装鸡蛋的盒子,有时候包装加运费甚至比寄来的鸡蛋还要贵:“还有我爸妈自己做的一些咸鸭蛋、豆腐乳、剁椒酱之类的,这些主要是我老公他比较喜欢吃,今年我妈就经常寄这些。今年一年的鸡蛋几乎都是我妈从家里寄过来的。”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李秋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