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理论研讨会昨天(12月2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主办,东南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江苏省内外理论与实务部门的30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会议。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出席会议并致辞。周继业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研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开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实践,促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积极服务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为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周继业说,要深化研究交流,聚焦人脸识别、语音合成、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深入研究生物特征数据滥用和泄露、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归属不清、机器决策造成事故损失中的责任与伦理等重点问题,科学研判其带来的潜在法律道德风险,提出于法有据、于情合理的防治对策,推动科技革命在服务人类、有益人类的正确“向善”轨道上前行。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利剑在讲话中指出,东南大学始终致力于面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以打造强、精、优,具有东南大学气质的一流精品学科作为学校的战略目标。
大会还发布了《网络数据爬取法律问题研究白皮书》,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刘艳红教授介绍,白皮书回应了立法和司法中共同折射出的网络数据爬取中的法律难题,对网络数据爬取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类案整理和法理分析,发掘网络数据爬取中的法律风险,从而形成体系化的网络数据爬取法律问题处理规则,平衡了数据安全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给数据流通共享保留更大空间,为立法、司法以及企业合规提供了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自动进行庭审记录,书记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其他审判辅助工作;制卷机器人20分钟即可完成100页的刑事案件卷宗的制作,”科大讯飞司法事业群副总裁雍文渊介绍,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感知智能应用逐步成熟,感知智能助力庭审记录方式改革、图像识别技术助力制卷提质增效、感知智能数据积累助力认知智能发展,认知智能应用稳步持续发展,AI辅助问话指引等人工智能产物在司法实践中实现了落地转化。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