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对外合作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中的新动能,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多年来对外合作取得的成效,今天(18日),江苏省农科院在南京举办对外合作嘉年华活动。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三省一市农科院现场展示推介了优良食味稻米、果蔬、特色经济作物等农业科技新品种,丰富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
虽然离元旦还有2周时间,但是在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品鉴环节,着实让人感觉到了过节的气氛。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南粳46”大米,饱满圆润、甜糯鲜香的黑甜糯玉米“苏科糯1505”,酥香入味、肉质鲜嫩的烧鸡,风味浓郁、酸甜可口的黄桃罐头……让人垂涎三尺,吸引了众多南京市民前来品尝。
在特色科技成果路演环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农科院分别推介本院与优质、健康、营养相挂钩的最新科技成果。上海市农科院带来了最新研发的灵芝产品;浙江省农科院推介了最新选育的营养全面的水稻品种“紫糯18”黑糯米和“红景18”紫米,两个品种兼具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每亩可增收25~40公斤,效益明显;安徽省农科院推介了黟县“五黑”(黑鸡、黑粮、黑猪、黑茶、黑果);江苏省农科院推介了食味极佳的优质水稻新秀南粳505、南粳2728、南粳58、南粳5718以及特色杂粮、果蔬等。
这样的“朋友圈”为何如此“美味”?记者了解到,自去年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成立以来,三省一市农科院在协同创新、共享合作的平台上,重点围绕长三角地区优良食味稻米、精品西瓜、健康黑色食品等产业需求,积极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成功推动长三角区域农业科技成果交易48项,成交总金额4781万元,让诸多农业科技成果在区域内更快转化落地。
为高质量赋能长三角乡村振兴,今后,研究院还将更好集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农科院优势资源,围绕长三角农业农村发展共性政策问题、重要技术瓶颈、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为全国乡村振兴打造长三角样板。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