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我家:家庭档案见证小康之路

2020年12月08日 18:29:38 | 作者:郑伟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c6531c3d7dee4f008b3df6028a6add56 28153787 2020-12-08 18:29:38 /a/20201208/c6531c3d7dee4f008b3df6028a6add56.shtml

  对于小康生活,可能每个人的答案不太一样。有人说是"吃喝不愁有房有车",有人说是"绿水青山,幸福家园"。无锡的八旬老人过世杰说,他的答案,都在一份珍藏了68年的宝贝中。

  在过老家的客厅里,分门别类摆放着日记、照片、票据等物件。翻开这份《家庭档案》,一个家庭的发展史,跃然纸上。过世杰9岁那年,父亲去世,他挑起担子,靠卖菜、卖冰棍养家。尽管生活艰苦,但过世杰没有放弃学习,边打工边完成学业。1960年,他成为一名教师,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工资:“30块零8毛,当时工资是只能管自己吃,自行车、手表都买不起。”

  在过世杰的家庭档案中,清楚地记录着自己的工资变化。从1960年的每月30.8元到如今的1万多元,60年间,工资增长了338倍。跟工资一起提升的,还有一家人的生活质量。过世杰在他的《家庭档案》中写道:"家庭生活从贫穷困苦中解脱出来,日子越来越好,手头比过去宽绰多了,住房宽敞了,心境也宽舒了。"

  1978年,过世杰夫妻东拼西凑,借了一千多元,盖起一间12平米的房子,那是属于他们的第一个家。后来的时间里,随着工资增加,加上他笔耕不辍,挣了一些稿费,慢慢地把他们的小家,经营得有声有色。1999年,经过第四次翻建装修,他们的家升级成了楼房,总面积300平方米。2008年,70岁的过世杰在无锡市中心买下了一套商品房。

  正当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滋润的时候,不想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过世杰的老伴冯佩贤突发心脏病、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人措手不及。

  但幸运的是,因为国家的医疗保障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冯佩贤顺利地闯过了鬼门关,他们一家也没有因病致贫。过世杰说:“三刀开下来,国家用了四十几万块钱,都是医保报销的。我们自己花了七万多块钱,只占整个医药费的16%。这就可以看出国家花大力气、 花大钱,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过世杰在他的家庭档案中写道:“这些年医疗改革力度加大,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逐渐缓解,国家为老百姓医疗救助出大力、出大钱,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二老说自己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孩孙辈的生活,更是上了一层楼:“从我的家庭档案 一个小的方面,可以反映中国人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感,应该说老百姓都深有体会。我两个儿子,我培养到他们大学本科毕业。他们的工资比我高、住的房子比我大、生活比我好,一代胜一代!”

  每到周末,孩子们都会回来陪陪二老。这次来看望老爷子,大儿子过海毅带来了一款新入手的胶囊咖啡机,通过物联网,产品不仅能够溯源,还能更精准地反馈客户的喜好和需求,给他们的家庭记忆增添了科技含量。

  晚餐过后,过老带着记者到南长街散步。这里虽地处繁华都市,让人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迁,却从未失去江南水弄堂的传统气息。

  记者手记:

  "有山水之趣,无城市之喧,能爽人心神,益人智慧……"民族工商业巨子荣德生先生在1912年《无锡之将来》这篇文章中,这样描绘家乡的建设愿景。做客过老家,我们感受到,务实奋进的无锡人,正在用勤劳和智慧,续写着一个个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家庭记忆。这份档案历久弥新,并创造着源源不绝的动力,一起期待它更美好的续集。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郑伟 俞铭义 编辑/玉洁)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