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大雪时节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冷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民间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说的就是"大雪"节气,家家户户都会忙着腌制"咸货"。"腌肉"这一习俗的来历,就和过年放鞭炮一样,和年兽脱不了关系。传说"年"是长着尖牙的怪兽,生活在海底,每到除夕就会爬上岸来。人们为了躲避年兽的伤害,就想出了将肉腌制后存放,这样到了年底就可以足不出户。其实,这种民俗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大雪"时节,天气寒冷,在不易保鲜的古代,在此时腌制肉类食品不易变质。
天气寒冷,来灌腊肠的市民依然排起了长队,工人们忙着绞肉、加料、灌肠、打结,生意十分红火。除了置办"腌货",喝红薯粥、吃萝卜圆子和"大雪"进补,也是大雪节气的习俗。
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段光宇介绍:“老话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季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胃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此外,冬季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换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储存,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冬季食谱要适当补充一些富含高蛋白、维生素和异于消化的食物,像羊肉、莲藕、冬枣等等。”
医生提醒,随着"大雪"节气到来,气温降低、空气干燥,要注意保暖保湿、适度锻炼。“特别是在南方的人士,要注意肺气的清肃。这个时候因为早晚温差大,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活动,增强抵抗力。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在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多加衣物,使得四肢感到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比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还有脑血栓的形成等等。”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韩晓明说:“这个季节头部的保暖非常重要,因为头部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热量容易散失,所以建议头发少的人最好戴帽子。俗话说冬天‘寒从脚底起’,大家要注意脚的保暖,提醒胃肠道差的人最好贴一些暖宝宝。”
除了穿得暖和之外,一定量的运动也可以增强我们抵御寒冷的能力。不少人在冬季依然保持着晨练的习惯,韩晓明提醒,到了这个季节不建议过早出门锻炼:“因为早晨的温度比较低,血管受到强烈刺激,收缩容易引起脑梗、心梗等等。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才出门去锻炼,锻炼也要把握度,建议还是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这些有氧训练为主,锻炼最好是感到身体发热,不要出汗,避免受凉。”
冬季的饮食建议大家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适当进补。韩晓明给大家推荐了两种食疗方:“一个是萝卜羊肉汤,一个是白菜肉片炒木耳。羊肉萝卜汤比较适合冬季食用,因为羊肉含有蛋白质能温中益气,加了萝卜之后,一凉一热刚好避免上火。冬天的白菜有解百毒的作用,冬天吃的肉食比较多,大白菜含有粗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
不少人都有喝茶的习惯,寒冷的天气跟什么茶更配呢?专家推荐可以喝黑茶。冬季喝黑茶对肾脏有帮助,黑茶里面的咖啡碱成分利尿,它的茶多酚也有缓解重金属的作用,普洱茶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还推荐大家几款自我保健小妙方:揉捏耳朵,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按摩夹脊穴也就是位于背腰部脊椎两侧,也是儿童保健防病的有效手段;劳累的时候不妨可以用手指梳梳头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疲劳;睡前还可以泡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睡眠。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和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或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