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不断提高江苏本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省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工作培训交流会于今天(11月25日)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全省50所普通本科高校、24所独立学院相关负责人共600余人参会。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江苏全省高校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通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体系的宣传、学习和研究,全面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的改革创新。
根据有关数据,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20年使用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使用册数达到了67万册。全省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固本培元,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全省高校一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直接相关的政治类、社科类课程,入选了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扩大了江苏校优质课程资源的惠及面,提高了影响力。
在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学》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刘敏看来,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必须要进行课程思政,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让学生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二个方面,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有助于实现一流课程的建设要求,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做到‘两性一度’,那就是要坚持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样的一流课程建设也需要一部比较优秀的教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三级培训体系和线上线下多形式的协同推进下,江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课程教师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课”原则,选派优秀老师参加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进一步提升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据统计,2015至2020年,省教育厅先后组织了近500位教师参加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示范培训,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全省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参培教师6000余人次,全省本科高校基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师培训全覆盖。
三江学院教务处处长刘正涛表示,该校在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精神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把这一套教材能够进课堂,进头脑,进学生心中。“经过前期的一些培训,集体备课、互相观摩、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等等,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作组成员、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主任迟宝东认为,在已经统一使用,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就要提高教材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真正地体现到育人的过程当中去,提高马克思教材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育人效果。”迟宝东说。
会议要求,各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挖掘新材料、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多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并向决策咨询、教育教学转化;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工作,为江苏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表示,省教育厅将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专题培训。“任课教师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主动参加培训,全面了解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意图、总体框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建设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形成专业课思政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