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深山小学7年“变形记”:他们牵着马儿来送教 丨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

2020年10月10日 14:46:46 | 作者:明玉花,王教群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ac05340a1144d97b9ebe96b45782c12 26765492 2020-10-10 14:46:46 /a/20201010/4ac05340a1144d97b9ebe96b45782c12.shtml

  2014年6月,扬州大学启动“马背上的第二课堂” 公益项目,这是一个以马背为载体,针对贵州省镇宁县部分偏远山区村小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素质拓展教学缺位等问题,而开设的“流动课堂”。七年来,你挑着担,我牵着马,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山与山之间流转,也见证了山村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

  牵着马儿来送教  从草房到三层教学楼

  双胞胎姐妹花江晶晶和江莹莹是硕士研究生,姐妹俩刚刚结束在贵州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顾不上回家,第一时间赶回学校向指导老师张运汇报支教的进展情况。

  张运是“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公益项目指导老师,他向姐妹俩了解了定点帮扶的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马厂镇八河村木厂小学支教的情况。在张运的电脑里,收藏了与“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相关的5000多张照片。

  张运说:“2019年7月,项目最后一次以马背为载体开展走教服务。现在学校总共有80多位学生,7年前教室还是草房,7年后,已经建立了标准化教学楼。当年的‘漏空教室’只能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程 ,如今通过走教,让偏远乡村享受到更多元的教育。”

  在张运的电脑里,有一张7年前“马背上的第二课堂”支教团牵着马儿第一次前往贵州木厂小学的照片,被各大媒体广泛转发而被封为经典。当年,牵着马匹的那名支教同学名叫陈晟,是“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公益项目发起人 。

  陈晟回忆:“当时我正好牵着马准备爬山,马背上驮的是一些科普仪器和图书,东西也都比较重,所以我们就找了一匹马,让它驮上去。”

  陈晟告诉记者,当时的情景就是“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现实版本在上演。六个小时的荒山野路,马背上驮着教学器材进山,一路上大家几乎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随着马队的到达,一件件新奇的教育器件搬进了山寨村小,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大山里建起第一个科普实验室,通过朴素而有效的方式,和山里的教师一起,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山外的窗口。电脑、投影仪、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课堂魅力。而“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志愿者们,也是年年爱心接力。

  双胞胎姐妹花坐着车进山  送教更送陪伴


图为江晶晶和江莹莹姐妹↑

  2019年7月,江晶晶和江莹莹报名到木厂小学支教,时间为一年。姐妹俩去支教时,已经不需要像陈晟学长们那样牵着马匹、徒步进山了,因为就在这一年,村里通上了公路。

  江晶晶教历史,妹妹江莹莹教地理,虽然教的都是副科,但是,她们还是使出浑身的“艺术细胞”,唱歌、跳舞、做手工等等,让孩子们可以看到更多,玩到更多。

  姐妹俩也进行了一些家访,她们发现,村里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在外务工,这些孩子不少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父母每年寄回来的钱其实也不是很多,还是要靠爷爷奶奶务农。他们每周的生活费可能就10块钱,每天需要步行一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五点多钟就要起床。”江莹莹说。

  江晶晶和江莹莹从小到大生活在城市里,当她们亲眼见到山里的孩子为了求学,要付出超乎城里小孩几倍的辛苦时,她们下了一个暗暗的决定:等2020年秋季迎新时,她们要说动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加入到支教团队中来。

  在江莹莹看来,这些孩子们除了缺乏简单的物资外,更多的是缺少一种陪伴,一种精神上的给予。

  江晶晶执教班级里的一个男孩,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班的小孩很有心,知道我要走后,很多人都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一个男孩子写信说,‘老师,我知道你要走了,我难过得吃不下饭。老师,我对不起你,我的历史还没有学好,历史分数还没有考到很高。’”

  为山区输送300余名志愿者 筹集140余万元公益物资 

  据了解,2014年至今,“马背上的第二课堂”累计开展素质拓展教学4000余课时,并为当地6所少数民族村小筹集了140余万元公益物资,援建了教学楼、运动场、图书室等一大批教学基础设施,为山区输送了300余名志愿者,其中40余名长期驻守支教一线。

  张运告诉记者,他有一位同事,已经支持了这个项目7年,“他自己就多次跟随团队,不但自己去,还带着家人、物资,在山区最贫困的地方去教学。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善的种子,多想做一点事情,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缺少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平台来实现它,这也是这个社团能够运作起来的原因。”

  这些年来,团队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2018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亲自给团队写信,点赞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公益坚守,并在贵州全省掀起“建功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的热潮。

  扬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刘斯文介绍,2014年,围绕审美教育、科技文艺、艺术治疗等“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以短期支教和长期驻点相结合的“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团队建立了涵盖基础设施援建、卫生医疗服务、扶贫攻坚夜校等多元化公益帮扶体系,七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很多地方已经天堑变通途,第二课堂已经从马背转换到了车轮,但以“走教”为特征的流动教育,将是激活乡村教育末梢的重要途径。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团队心怀梦想再出发。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王教群 编辑/韩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