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林牧渔大类项目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比赛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6所高职院校的52名选手进行了激烈角逐。每组代表队两位选手要在10.5个小时之内,通力合作,打造一座20平米的颇具东方韵味的园林小景。他们将如何大显身手呢?
走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的赛场,仿佛是一个大工地,远远地就能听到切割机发出的刺耳声音,感受到切割砖块产生的一股股粉尘。200块砖、2袋沙土、15个木桩,在4米×5米大小的花园施工区域内,选手们正认真地和泥、砌砖、接水管、铺草坪,干得热火朝天……在规定时间内,他们需要完成水、电、瓦、木、绿化等工作,亲手打造一座精致的园林小院。大赛主要考察五个模块,砌筑、铺装、木作、水井和植物配置。
比赛考察选手的综合操作能力,对技能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包括它的水平标高,我们一个是按照施工标准,一个是按照施工的图纸,比如说正常的标高跟尺寸的标准应该是在正负两毫米之内。如果超过评定标准,我们会进行扣分。”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裁判郑既枫介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学生刘康建和“队友”黄博在此次大赛中担当建造园林的重任,另外两名同学郑织、周青青负责前期的庭院设计。长达10.5个小时的“战斗”中,刘康建和黄博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高标准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施工。
“刘康建主要负责砌水墙,我负责铺装还有木作。不光是量大,还要考虑到细节,好比水池要勾缝,把它勾得比较饱满,木平台还要打磨,把糙面打磨光滑。手上全是茧,糙皮,没有细皮,全是老茧。苦中作乐,发扬工匠精神。”黄博告诉记者。
在刘康建看来,整个过程也可以用艰辛来形容。“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搭配不合理的话,最后整体效果就会很差,绿化也很重要,搭配高低错落,颜色搭配要合理。”
现场作品最终呈现效果也是五花八门。同样是一堵景墙,有的选手砌得四平八稳,有的做了镂空处理,还有的体现出了凹凸效果。在一些参赛选手看来,比赛比的往往是对细节的注重、对整体效果的把控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比赛,也更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来自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选手彭威,坦言自己平时训练得还不够,“时间有点赶,细节把握不太好。像我做砌筑,水泥哪怕露出来一点在墙面上,没弄掉的话就很影响美观。”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是要把它做得很好,还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沉淀。”参赛选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尹汉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不断坚持,不怕困难,能吃苦。“未来我会坚持不懈,不断磨练自己。”
选手们是否保证在每个环节都做到安全施工,也纳入专家评估范围。据大赛教练介绍,看图施工要求高,涉及多种综合技能。选手需要通晓土、木、电、水、绿化等知识。不仅要铺路砌墙,还要做水池接水管,安装草坪灯,铺草坪,种树木。土壤的平整度、厚度以及草木的方向也都有建筑标准。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教练、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王剑介绍,施工比赛主要考察选手的识图能力,还有应变能力,“对选手平时基本功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在平时训练选手的时候,主要把这些训练的模块都融入到园林课程当中,也是促进课程的改革。”
技能大赛倒逼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技能教学,培养能解决问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接轨世界技能标准的“大国工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竞赛机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园艺人才的培养质量。
"目前,我们围绕立德树人一条主线,确立匠心精神、技术技能两个重点,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方向自主选择课程,实施‘教产结合、教创结合、教研结合、教赛结合’四个结合的三自主四结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经常是企业来跟我们要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刘玉华介绍,“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教赛结合,教产结合,最终是要培养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特别是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