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做好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更为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近日,国内首个“产学研一体”电力机器人作业中心在淮安落地,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创新成果孵化应用,又为基层解决了实际工作难题。
今天(7月13号)上午,在淮安供电公司机器人作业中心内,一台智能机器人在绝缘斗臂车的配合下,完成了户外架空配电线路不停电作业试验任务。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专家、带电作业专业工程师张冬介绍:“模仿了一个新用户的接入工程,它先测量引线的长度,第二步就是剥除绝缘层,第三步就是引线搭接,用了机器人,我们作业人员就在地面,操控斗臂车操控机器人来作业,作业人员就可以穿着普通的工作服,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作业人员不和带电体接触,作业人员安全性也得到大大提升。 ”
6月30日,国内首个“产学研一体”的电力机器人作业中心在淮安揭牌成立。该中心集研发、设计、实验于一体,不仅为各类电力作业机器人提供专业的设计研发场地,同时实现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指挥。目前该基地共有机器人9台,包括户外架空配电线路不停电作业、站所巡检操作、输电线路巡检3类。
该作业中心既是国网系统内不停电作业中心与机器人作业中心相融合的首创之举,也是落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以专家带团队、以团队出成果、以产业促转化”的“产学研一体”科技人才创新模式的实践之举。
(来源:《零距离》记者/范涤青 淮安台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