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减税降费”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关键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环氧树脂、氨基树脂、光固化产品退税率都从10%提高到了13%,出口退税不到2个工作日就到账了,国家的优惠政策让我们在特殊时期感受到了特殊温暖,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日前,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总经理周根良深有感触地说。仅此一项,公司全年预计就可增加出口退税464万元,为身处疫情挑战与国内外市场双重压力下的企业“雪中送炭”。
记者了解到,在宜兴,自疫情发生以来,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电子审核、案头分析等“非接触”方式,积极推行出口退税“加速办”,平均办理时间保持在2个工作日内。
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历史遗迹……打开去哪儿、携程等各类旅游APP,搜索“宜兴白塔”,旅友们的五星好评多不胜数。
“这次疫情真是让民宿行业掉入了谷底,影响太大了,我们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八成多,是真的急啊!”回忆起疫情初期时的艰难,宜兴市西渚镇行香竹苑度假村负责人谢惠珍感慨万千,“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税务干部第一时间送来了减免税优惠,一季度增值税和房土两税减免就有1万多元,对于小本经营真是‘及时雨’。”
“税务部门是白塔村的结对共建友好单位,多年来便民办税春风持续吹进新农村,给白塔村带来了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为村级经济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周到细致的暖心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介绍。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还充分运用税收大数据,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多维度分析,掌握复工复产第一手资料,针对企业个性化涉税需求,提供分类指导,并主动对接地方财政、民政、经管等横向部门,提出有行业针对性的复工复产建议。同时,发挥增值税发票等涉税数据优势,帮助梳理上下游企业供需关系,打通企业原料、生产、销售的微循环,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对标无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宜兴提出打造“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 “疫情既是一场大考,也是一次机遇,以智能化为方向,加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细落实,倾力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为奋力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更大的税务力量。”宜兴市税务局局长郁岚表示。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赵夏楠 刘康亮 通讯员/童琳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