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燕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今年2月刚刚飞往法国里昂与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所(INRAE)进行联合培养。博士、访问学者、留学生,在秦春燕的身上有着诸多角色……其实在她的导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备新教授的实验室里,大家都叫她“秦总”。
藏一份绿水青山的情怀
“秦总”是85后的秦春燕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南京博思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主要承接的是一种叫“水质生物评价”的业务。据秦春燕介绍,这一技术近年来正逐步兴起,这是相对于水质理化检测而言的,这种检测方法更加稳定,“因为不同的水质里会生活着相对稳定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通过调查这些水生动物的‘户口’,便能够很好地证明水资源污染程度及水体保护情况。”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秦春燕说,这些年,自己都在和“水”打交道。14年前,高考后的秦春燕被调剂录取到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一脸不情愿的她想要复读,被父亲生生拽了回来。
“你看看南农植物保护学院门口挂着这么多金字‘牌牌’,你就去读读试试。”没想到,这一试,秦春燕执着地“试”了14年,一路本科毕业,保送研究生,创业当老板,又回到母校继续读博……
秦春燕的专业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她的导师王备新教授是我国水生昆虫研究领域的权威,其课题组主要对水体中的底栖动物进行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通过物种鉴定和个体计数对水生物进行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估水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综合分析,全方面评价水质健康状况,从而保护水源地、河湖的健康。
还记得第一次跟着王老师课题组去太湖源头采样,从小在平原长大,连丘陵都没怎么见过的秦春燕一下子被浙江临安林间潺潺的溪水,幽静的峡谷,青翠的山色“惊艳”到了。河里的鲜活的螺蛳、龙虾、河蟹……还有书本上读过,但从未见过——背着“卵”生活的负子蝽“爸爸”,简直为秦春燕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此后的秦春燕跟着导师的课题组走南闯北,有着瑰丽奇特喀斯特地貌的桂林漓江,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美称的云南澜沧江,拥有108个五彩斑斓的“海子”的九寨沟……都留下了秦春燕和小伙伴们调研取样的足迹。
“安徽有一处小溪,在我们采样后的2个月后遭受地质灾害,发生塌方,但几个月后,那里竟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小瀑布。”工作中的秦春燕时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动着。
2013年,秦春燕即将硕士毕业,作为农科专业的毕业生,未来的方向在哪里?用足迹丈量过祖国的秀美山河,亲身感受过大自然的瑰丽神奇,这些经历就像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藏在了她的心底。
行走大江大河 窥探微观世界
2015年,积累了两年相关工作经历后的秦春燕发现,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契机下,保护水源地、河湖的健康水质保护的项目和工程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逐渐成为全国的行动共识。
秦春燕暗下决心将这份热爱变成自己的事业,真正去大干一番。
“你勇敢去试试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你!”有了导师王备新教授的鼓劲,秦春燕下定了创业的决心。
“我就是想到什么一定要去做!”但真正走上创业之路,个中的艰辛只有秦春燕自己清楚。白手起家的她,通过自己扎实的专业技术,缜密的管理思维,一举夺得“南京市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一等奖,这笔20万的奖金不仅是秦春燕在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更几乎是她公司的全部启动资金。
次年,她的南京博思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级优秀创业项目”。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秦春燕加紧购置有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等精密设备。公司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也有了独立对外承接业务的能力。
“我们所进行的‘水质生物评价’指标,是通过采集水域样本,提取其中的相关生物数据。”打个比方,就是在水源中检测石蝇、石蛾、蜻蜓、水甲虫、水蚯蚓等长期生活在水中的水生生物,与水体理化指标形成对比。
他们将水域中采集到底泥和水体中的枯枝败叶样本带回公司,进行筛选,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进行细致观测,在精密设备和机器上检测分类,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为相关机构提供翔实的报告,完成水生生物监测和河湖健康评价。
凭借业务新颖、技术专业,秦春燕带领公司参与了很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等有关环境资源的项目。几年来,从长江水域保护,到黄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从重庆梁滩河、濑溪河流域健康评价,到浙江丽水饮用水源地蓝藻科学预防和治理,从太湖、巢湖水系的东部平原,到桂黔滇的西南边陲,再到雪域高原的青海,秦春燕和同事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各大淡水水体,每年检测样本数千份,公司年均业务量已稳定在数百万元。
科技“蓄航”环保创业路
“我的创业纯粹走的是一条‘科技’路线,是与我的植保专业充分相关的”,秦春燕说自己在本科、硕士学习期间扎实的知识储备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公司的业务越来越成熟,秦春燕团队的专业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信赖与认可。从最开始一两项数据的检测与呈现,到想要一起开展项目,参与国家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与她的公司实现更加深度的合作。
“这对于公司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的秦春燕还来不及高兴,就明显感到了 “不安”——自己的硕士学历似乎已驾驭不了这些,自己的专业“老本”正在逐渐被“吃空”。
“公司未来得往‘高精尖’方向走,所以我需要‘充电’,我得回去继续读博!”一向行动派的秦春燕说到做到。经历了紧张的备考,秦春燕如愿又回到了再熟悉不过的导师王备新教授的实验室。2020年2月,博士研究生在读的第三年,刚刚适应了边工作边研究节奏的“秦总”又怀揣着不安于现状的心,启程飞往法国里昂,继续进行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进修。
“我想到国外开拓些新的思路,未来在法国的这一年,希望能学得更多新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到法国,从中国的水体研究到世界的水资源保护,通过参与国际生态合作项目,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就像十几年前跟着导师第一次山间采样一样,十几年后的秦春燕再次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对自己走出的环保事业之路又有了一份新的期待。
“被自然震撼着,也被世界的美好打动着。”如今,身在法国的秦春燕每天在“秦总”和博士生的角色里不停切换,在北京时间与里昂时间的时差中来回调整。她说,虽然身处疫情重灾区,但自己“没空”害怕,因为一想到自己所热爱的那片大好河山、那方富饶桑田,她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每天都会忙到深夜。
“我正在参与一个阿尔卑斯山附近的水源项目,对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很有启发。我要用力学习,用力工作,用力生活,把自己的专长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用在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用科技之源滋养山水林田湖草,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尧 通讯员/赵烨烨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