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购物是当下很受欢迎的一种新的消费形态,也由此产生了拥有大批粉丝的各种带货网红。但这其中也混杂了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浑水摸鱼,最近,常熟警方就破获了这样一起诈骗案。
眼见直播购物日渐走红,常熟市民王女士最近就尝了个鲜。她看到网络主播卖的大牌化妆品很便宜,就花2千多块钱预定了一批,结果迟迟收不到货,最后发现自己被拉黑了。警方初步研判发现,受害人不止王女士一个。犯罪嫌疑人还利用同样手段骗取过苏州、无锡、福建、广东等多地受害人,涉案金额一万多元。最终,警方锁定了嫌疑人的活动地点,赶到南京将嫌疑女子唐某抓获。
经调查,嫌疑人唐某从2018年开始在微信上推销化妆品,成为了一名带货网红,可后来由于对价格把握不准,直播时经常失误,因此常常做赔本买卖,她就萌生了收钱后拉黑客户的念头,初次尝试得手后,唐某愈发胆大,专门注册账号,在直播时以低价化妆品推销为诱饵、实施诈骗,由于唐某长相甜美、说起化妆品专业知识来也头头是道,吸引了不少粉丝,一旦有人预付货款,就将受害人拉黑,再进行下一轮诈骗。
目前,唐某已被刑事拘留。警方提醒,在直播平台实施诈骗往往比一般的通讯网络诈骗更具迷惑性,直播的形式表现看起来更直观、也更有诱惑力,容易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市民消费时一定要多加防范。
近年来,随着直播行业、短视频行业的发展,“直播带货”也特别火,记者进行了一个随机采访,80%的市民都在直播平台买过商品,但同时他们也会对主播的资质以及商品的质量产生担心。不少市民表示,他们都在直播平台买过商品,从食品、生活用品到化妆品。但通常情况下,他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熟悉的主播或者明星主播。市民刘女士说,直播平台销售的商品,有的虽然价格便宜,但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直播带货这种方式虽然看似更加亲切直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主播为假冒伪劣产品代言,向粉丝推销“三无产品”;有的主播夸大其词,涉嫌虚假宣传;有的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问题产品退货难、投诉难也成为困扰消费者的难题。
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直播和短视频的定位是社交平台,但只要其在平台内直播,从事销售商品或服务的经营活动,就应当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履行电商平台的责任义务。平台必须做好有关主播的资质审核,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遇到消费者维权,平台要积极协助,更应该对涉事的主播依法依规给予处理。
(来源:《零距离》记者/孙艳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