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城市的绿肺,也是重要的野生动物分布区。绿水湾湿地公园是南京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湿地公园范围内却有养殖户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在此次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中,绿水湾生态湿地将全面退养还湿,养殖户也有了新去处。
在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绿水湾湿地公园南部,有大面积的珍珠蚌养殖。江面上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捕捞工作,大量珍珠蚌被源源不断送到岸边,江岸上已经摆满了网箱。养殖户谢先生介绍说,他之前在这里承包了1000亩的水面养殖珍珠蚌,养殖周期最少三年。“我们是经人介绍认识了这里的塘主,这里的水浓度比较高,周围是鱼塘,有肥水下来,养珍珠蚌非常不错。”
打捞人员说,接到退养还湿的要求后,从4月1日起,他们60多人组成的队伍就不间断地开展了珍珠蚌打捞工作,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今天拉20万只,上面晒太阳的会死,只能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浇水。”养殖户徐先生说。
《江苏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活动,须符合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禁止擅自占用、征用湿地公园的土地。南京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绿水湾省级湿地公园水面面积达3000亩。上世纪80年代,这片水域被划给区农业农村局下属企业长江水产养殖场从事水产养殖。2018年全面启动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绿水湾生态湿地也成了重点退养片区。经过连续6天的努力,目前,绿水湾生态湿地内的珍珠蚌,已经打捞了三分之一,预计将在4月底前全面完成。
届时,浦口区还将帮助承包商协调珍珠蚌的新放养地,确保在保护生态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如果需要养殖水面,我们会帮助联系介绍,造成的损失我们会向上反映。”南京浦口区农业农村局江豚保护办公室主任陈长沙说。
据悉,规划绿水湾地区跨长江大堤两侧,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集旅游渔业农业于一身的生态公园。公园被长江大堤分为两部分,堤内地势平坦,有大量滩涂、芦苇,以及枣园、果园,原始生态保持良好。 “退养还湿”后,湿地展示区还将设置空中漫步栈道与路网互相连通。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