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小梳篦年创千万产值 传统文化造就最强IP

2019年12月31日 12:12:07 | 作者:胡艳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c820221d98c0403d8091b879c49f8f1a 21014098 2019-12-31 12:12:07 /a/20191231/c820221d98c0403d8091b879c49f8f1a.shtml

  “文亨穿月时,篦梁灯火处”。在常州钟楼区南大街街道,有个专卖梳篦的“穿月楼”,虽然这里的产品都是复刻中华传统古梳款式,但是却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在热播剧《庆余年》里,穿月的篦子成了宫廷里“太后”的头饰;在秀场上,穿月的梳篦成了最时髦的配饰,歌手莫文蔚也特地到店打卡;在国宴场合,小小的梳篦也成了见证中国罗马尼亚建交70周年的大“国礼”。

  “穿月梳饰”品牌的创始人叫郭隋曦,80后,曾在日本留学、工作6年多,2011年开始归国创业,回国以后面对各种创业项目,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梳篦”。其实她本科专业是“日英双语翻译”,之所以选择“梳篦”这个和本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传统手工业”,也是受到了日本匠人文化的影响。

  常州梳篦是“龙城三宝”之首,常州制作梳篦历史悠久、技艺成熟。创业初期郭隋曦想得很简单,她做个好“中间商”就行了。她将穿月楼一楼展厅重新装修,打造成“梳篦卖场”,利用店铺优越的商业区位邀请常州梳篦厂和各类梳篦品牌入驻,没想到看到产品时她就愣住了:当时常州梳篦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反响差。没办法,她只能聘请专业设计师与常州梳篦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合作,在老手艺里融入新内容,开始原创设计。 从最基本的木材选取、到版式设计、打样、试卖,全部从头开始。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费钱,以小叶黄杨为例,这种木材制作的梳篦产品周期至少要两到三年。

  创业前两年,郭隋曦投入近300万元,没有任何收益。最困难的时候,她咬咬牙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卖梳子给和尚”,是郭隋曦打的第一场胜仗。2014年,武汉古德寺主动来电话,想定制一批梳子送给信徒。郭隋曦立刻带着团队前去考察,最终为寺庙特别定制了一款名为“九宝莲花释迦塔”梳,梳子上端九座佛塔栩栩如生,梳背还雕刻有莲花,造型别致、极具禅意,一直到现在,古德寺都是穿月的固定客户。

  就这样,在制作梳篦的过程中,郭隋曦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了解。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也是郭隋曦创业的初心。

  而坚持原创,则是郭隋曦的创业坚守。现在,“穿月梳饰”品牌拥有原创梳篦100多款。从2014年开始,穿月楼梳篦馆在实体店的基础上,还在天猫开了旗舰店,年销售近1000万元,客户遍布全球,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

  龙建国是常州梳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时在常州梳篦厂工作厂任技术部主管。现在,他也是“穿月梳饰”的合作匠人。这几年来,看着梳篦制作技艺不断创新、变化,并且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龙建国很是欣慰。这把他正在制作的梳子叫“鸟语花香”,按以前的制作思路,梳子手柄上是没有花纹的,但是现在整把梳子更像一个构思完美的艺术品。

  龙建国说,穿月的成功让还在坚持的手工艺人看到了更广阔的未来,现在他们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随着“国潮风”的日渐流行,郭隋曦希望把“穿月”梳篦打造成一种潮流玩具,让更多25岁以下的客户像接受“手办”文化一样,接受中国的梳篦文化。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贝茜)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