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手机在,钱却没了!新型手机诈骗“嗅探”技术要警惕

2019年12月18日 14:46:35 | 作者:张清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3fec637b6884eb195b25f31122b31a0 20865100 2019-12-18 14:46:35 /a/20191218/83fec637b6884eb195b25f31122b31a0.shtml

  12月17日,一起新型手机诈骗案件在四川省什邡市法院开庭审理。被害人手机没丢,银行卡也没丢,可一觉醒来,手机和银行卡里的钱居然被嫌疑人转走了。警方透露,嫌疑人采用的是一种新型手机诈骗手段——“嗅探”技术。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宋宇波告诉记者,所谓嗅探技术,就是利用伪基站以及短信拦截设备,窃取用户手机上的数据。宋教授表示,当下,很多人的网上银行和支付平台都绑定了手机号码,不法分子便利用伪基站获取附近的手机号码。此前就有网友反映,自己的手机突然在凌晨时分收到大量的验证码短信,随后,银行账户和网络支付平台里的钱就被转走了。

  “获得手机号码以后,不法分子就会尝试用这些手机号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平台,然后这些平台一般会发送验证码短信给用户。不法分子通过嗅探设备监听用户的手机,获取这些验证码短信。然后利用验证码登录用户的网银或支付平台,盗取、转移钱财。”宋教授说。

  宋教授表示,如果被"嗅探"技术盯上,手机信号就会从4G降级变成2G。这是因为2G通信协议是30年前制定的,受当时的条件限制,2G通信协议存在很大的漏洞。“2G系统不会去验证基站的合法性。只要基站的参数配置和运营商的基站参数配置一样,手机就会误以为不法分子的伪基站是合法基站,从而和它连接、通信。”

  利用"嗅探"技术实施手机诈骗,受害人手机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短信。为了不引起受害人怀疑,不法分子一般选择在深夜或者凌晨动手。对此,宋教授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防范手段。“就是关机,避免手机被攻击。”

  宋教授表示,如果用户不方便在夜间关机,还可以选择关闭蜂窝网络,只开通WIFI,也可以避免攻击。同时他还呼吁,运营商也应当加快淘汰2G网络技术,保障用户的通信安全。

  更多新闻视频,请关注12月18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18:30的《新闻36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张清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